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探索
何少萍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都城镇中心小学 527100
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化和跨学科成为现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国家层面对信息化教学的回应,有利于将丰富的资源、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结合。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可引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智慧课堂。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提升资源整合效能
针对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新课标提出了积极整合网络内容,丰富学习资源,提供多角度阅读、交流、表达机会的倡导。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拥有多样、高质量、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为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了坚持的教育基础支撑。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有目的的整合资源,为跨学科学习提供多种形态的教学素材。
以《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为例,该文作为一篇科普性短文,简要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生命存在的艰辛历程。内容生动形象,契合小学阶段学生兴趣,与科学、历史等多样学科具备联系,适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能够借助教材目录检索方式收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数字资源,且针对各课时提供了“课后服务”栏目,该课栏目包含了多样与宇宙、航天相关的资源,便于教学开始时的导入和课后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点击智慧教育平台中其他机构资源的链接,例如“漫游科技馆”栏目不仅包括了各地相关科普设施的介绍,还具备宇宙等自然科学的虚拟现实(VR)探索功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进入 VR 模式体验,全方位沉浸在浩瀚的宇宙中,对教材“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颗恒星”“宇宙是无限的”等描述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教师可结合本地科技馆,设置实践探究类学习活动,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视域延展至课外,运用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的学习体验。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利用平台 “应用中心”中的“我的资源库”栏目,存储、整理收集到的素材,并将其在整合,便于教学素材的生成和创新,大大强化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二、设计主题探究活动,深化学生跨学科理解
主题探究活动是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构成核心。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多视角的学科认知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围绕智慧教育平台,设计多样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跨学科知识,从而加深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
以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该单元拥有《伯牙鼓琴》《月光曲》《书戴嵩画牛》《京剧趣谈》等多篇和艺术有关的文本,有着较为丰富的跨学科空间。教师可着眼“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单元语文要素,设置“我们的艺术博物馆”主题教学,并针对不同文本设置任务:任务一——感悟音乐人生,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搜集一位音乐家的人生经历,聆听他们的代表作品,感悟作品和人生感受的结合,为其撰写小传。任务二——探寻绘画历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作,从绘画方式、表达特征等多方面进行品鉴,将其与戴嵩的牛进行对比。任务三——戏中韵味,观看与文学作品同题材的京剧,思考文学作品和京剧表达之间的异同。任务四——寻找身边的“书法家”,深入生活,采访能写出一手好字的家长、教师,收集他们对书法的理解,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学科内容链接 , 引导学生从语文学习迁移到其他相关学科,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的“分享”功能,在基础任务开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补充性任务、学习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充分领略跨学科的魅力。
三、基于学生主体,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完整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环,发挥着展现教学效果,推动以评促教的作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跨学科主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有助于多元智能发展的机会,评价方式也应关注多元维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即时交互练习、学科工具等资源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可视化、量化,有利于多元评价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行动,立足于核心素养维度,结合课程内容,从多角度把握学生的学习表现。
在具体实践中,基于学生主体的评价可以从课堂表现、课堂笔记和课后总结完成情况、课后拓展作业、小组作业展示情况等多方面入手。教学开始前,教师通过简要的主题教学介绍等,使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和评价标准。例如“我们的艺术博物馆”跨学科主题教学前,教师可制作“领略艺术之美”微课,对各任务进行简要介绍,发挥前置评价功能。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的 “学生评价”功能,通过点击“选择评价内容”,从“语言、神态、情绪、行为、技能”五个维度评价学生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生成自评和互评量表,邀请学生担任评价主体,评估自己及小组成员的学习表现。所有评价内容均能记录在智慧教育平台的“评价列表”功能之中,便于教师通过数据分析、比对,把握班级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状况,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需求等,进一步运用于新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整合之中,确保跨学科主体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跨学科素养的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跨学科主题教学也展现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堂的新形态与新思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征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势出发,采取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提升资源整合效能、设计主体探究活动,深化学生跨学科理解、基于学生主体,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策略,丰富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更好的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发散思维、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仁榜 , 余小链 . 小学语文单篇课文跨学科学习实施路径探究以五年级上册《太阳》一课为例 [J]. 新教师 , 2025,(04): 39-40.
[2] 蔡小兰 . 巧用跨学科教学,建构魅力语文课堂 [J]. 江西教育 ,2025,(11): 39-41.
[3] 谢桂平 , 吴倩倩 . 借助 AR 技术,探索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创新路径——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 [J]. 成才,2025,(04):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