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上应用的意义与策略

作者

黄娘文

惠东县平山中学 广东省 惠州市 516300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表达发射性思维、整合系统信息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行的特点,能够将主题之间的各级关系通过层级图呈现出来,并将主题的关键词与颜色、图像等关联在一起,引导学生形成记忆链接。同时思维导图最大化的模拟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化学复习,可以从一个主题出发散发更多的关节点,从而将琐碎的化学知识整合在一起,提升知识学习的直观化、生动化,提升化学复习的效率。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上应用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极为繁杂,包括各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反应原理、相关的实验操作等,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相关化学知识时,容易忽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从整体的视角掌握知识。然而,从高考化学出题的模式来看,其注重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综合的把握整个化学学科,才能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教师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上应用思维导图,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将分散的知识点以逻辑关系串联成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例如,学生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围绕概念定理、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常见反应实例以及应用场景等建立思维导图分支,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清晰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所有知识和其中的联系,全面突破该知识的学习。

(二)提升学生学科综合能力

对于高中化学学习而言,光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不足以解决实际的问题。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需要在化学学习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高中化学复习,能够助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比如,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概括和梳理,这一过程可以有力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如在复习元素周期律一章节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比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单质或化合物性质,从而强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再比如,化学实验会涉及实验步骤、现象、原理、误差分析等内容,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梳理实验的逻辑,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化学学科复习效率

思维导图集图像、文字、色彩于一体,打破了传统复习的枯燥感。教师既可以为学生出示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分支进行填补,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这一过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欲,提升了复习的趣味性。同时,思维导图能够将厚重的化学教材内容浓缩为简洁的图表,帮助学生快速的回顾重点知识。总的来说,思维导图融入高中化学复习,必然能够最大化优化复习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思维导图融入高中化学复习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尝试自主构建,调动知识储备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复习课中,教师往往不够重视课前预习的环节,实际上,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前复习,引导学生调动知识储备,发现自己在过去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点薄弱环节和遗漏环节,为后续进入课堂复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一章节时,可以先布置复习主题,让学生尝试梳理教材,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自主绘制的思维导图,快速了解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比如不少学生在思维导图中都忽略了氧化性强弱比较这一部分,为此,在后续的复习环节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教学。

(二)课堂互动优化,深化知识联结

思维导图不仅是学生自主复习的有力工具,更是复习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桥梁。例如,教师在复习元素周期律这一章节时,可以在 PPT 上呈现该知识点的主干框架,包括原子的半径、原子的金属性质、周期表结构等,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补充分支的细节,并针对思维导图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为什么氟元素无正价?”这一互动问题源自思维导图的内容,又能将思维导图上难以呈现的部分,通过提问的形式进行补充。

此外,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中的因素,插入典型的例题,将思维导图学习与习题突破整合在一起。例如教师在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一章节时,可以针对思维导图中提到的影响因素,如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及时的插入典型的例题,并让学生在思维导图对应的位置标注解题的思路,实现知识点复习和习题应用的充分整合。同样,学生在后续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错题按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在思维导图对应的位置标注错误的原因和解题技巧,形成属于个人的个性化复习工具。

(三)分层设置导图,适应学生个体

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化学学科基础较好,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浓厚,学习能力表现突出。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将化学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主题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尝试制定跨单元知识导图。比如教师设置“环保”这一主题,学生需要整合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等涉及思维导图,并将二氧化硫处理、重金属离子沉淀等知识呈现在思维导图中。这一训练不仅提升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而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更多的提供半结构化的思维导图模板,让学生填补分支。比如,针对物质的量这一知识点,教师在分支中预留了计算公式、应用场景等分支,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引导完成内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难度。

三、结语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化学知识整合为结构化的网络,能够有效地提升复习效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能力。教师在高考复习中需要积极的应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并灵活使用思维导图,创设高效率、高质量的化学复习课堂。

参考文献

[1] 张芳 .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问题化教学中的应用 [J]. 文理导航( 中旬 ), 2025,(04): 22-24.

[2] 韩刘娟 .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任务型问题式教学模式的课例探微——以“Fe( OH2 的制备”为例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5,21(02):32-34.

[3] 孙家干 , 袁行义 . 运用“五线法”和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氮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为例 [J]. 化学教与学 , 2024,(23): 32-3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