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音乐游戏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作者

于争艳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一、研究问题

幼儿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舞蹈启蒙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独特价值。舞蹈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身体协调性,还能促进其情感表达和创造力的发展。然而,传统的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常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幼儿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音乐游戏作为一种融合音乐与游戏元素的教学形式,为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如何有效运用音乐游戏,提升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质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二、音乐游戏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的作用

2.1 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游戏充满热情。音乐游戏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趣味性,能够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舞蹈活动的兴趣。例如,在“小兔子跳跳跳”的音乐游戏中,幼儿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模仿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动作,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舞蹈产生亲近感和好奇心,为进一步的舞蹈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2 提升幼儿身体协调性

舞蹈对幼儿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而音乐游戏为幼儿提供了锻炼身体协调性的机会。在音乐游戏中,幼儿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拍手、跺脚、转身等。通过不断地练习,幼儿的身体各部位逐渐学会相互配合,协调性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开火车”音乐游戏里,幼儿要跟随音乐节奏有序地排队行走、转弯,这有助于锻炼他们腿部与身体的协调能力。

2.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感是舞蹈的重要元素之一。音乐游戏中的音乐具有明确的节奏和节拍,幼儿在参与游戏时,通过聆听音乐、跟随节奏做动作,能够逐渐感知和理解节奏的变化。以“打击乐演奏”音乐游戏为例,幼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等,按照音乐节奏进行敲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节奏的把握能力不断增强,为舞蹈学习中的节奏表现打下坚实基础。

三、音乐游戏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的实践案例

3.1“小熊跳舞”音乐游戏

在某幼儿园小班的舞蹈启蒙课上,教师设计了“小熊跳舞”音乐游戏。教师首先播放了一段节奏欢快、旋律简单的《小熊跳舞》儿歌,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接着,教师扮演熊妈妈,邀请幼儿扮演小熊,一起跟着音乐跳舞。教师示范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熊走路(双脚交替缓慢移动)、小熊拍手(双手有节奏地拍动)、小熊转圈(身体缓慢转动)等,幼儿们积极模仿。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自己创造一些小熊的动作,如小熊睡觉、小熊吃蜂蜜等。通过这个音乐游戏,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会了简单的舞蹈动作,还提高了身体协调性和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3.2“彩色音符大冒险”音乐游戏

针对中班幼儿,教师设计了“彩色音符大冒险”音乐游戏。教师在教室地面上用彩色胶带贴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音符图案,每个音符代表不同的舞蹈动作,如红色圆形音符代表跳跃,蓝色方形音符代表旋转,绿色三角形音符代表拍手等。教师播放一段节奏多变的音乐,幼儿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教师的指令,快速跳到相应的音符图案上,并做出对应的舞蹈动作。这个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他们在跳跃、旋转、拍手中,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快速反应能力和对舞蹈动作的记忆能力。

四、音乐游戏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4.1 选择适宜的音乐素材

音乐是音乐游戏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选择音乐素材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对于小班幼儿,应选择节奏简单、旋律优美、歌词易懂的儿歌,如《两只老虎》《小星星》等;中班幼儿可适当增加音乐的难度,选择节奏稍快、具有一定变化的音乐,如《健康歌》《蜗牛与黄鹂鸟》等;大班幼儿则可以接触更复杂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的乐曲,如古典音乐片段、民族音乐等,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同时,音乐的时长也应根据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一般以2-5 分钟为宜。

4.2 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形式

多样化的游戏形式能够持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舞蹈启蒙教育的积极性。除了常见的模仿动物动作、角色扮演类音乐游戏,还可以设计竞赛类游戏,如舞蹈接力比赛,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依次完成规定的舞蹈动作,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合作类游戏,如“舞蹈拼图”,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幼儿共同完成一个大型舞蹈动作组合,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意类游戏,如“音乐即兴舞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自由创编舞蹈动作,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4.3 注重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与反馈

在音乐游戏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示范,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引导他们做出准确、优美的舞蹈动作。例如,在“小鱼游游游”音乐游戏中,教师可以用轻柔的语言描述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景,同时示范小鱼摆动尾巴、划动鱼鳍的动作,让幼儿更好地模仿。此外,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教师应以温和的方式进行纠正,避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五、结论

音乐游戏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激发幼儿兴趣、提升身体协调性和培养节奏感等,为幼儿的舞蹈学习之路开启良好开端。在实践应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音乐素材,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并注重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与反馈。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音乐游戏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有趣、有效的舞蹈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在身体、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舞蹈教育现状及思考 [J]. 成宇丽 . 黄河之声 ,2013(19)

[2] 绥化市北林区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J]. 王可心 . 学园 ,2013(28)

[3] 幼儿园舞蹈教育目的及教育实施的思考[J]. 段文静 . 教师 ,2013(21)

作者简介:于争艳,1982.1,女幼儿舞蹈教育,教师,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