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路径研究
罗小飞
邻水正大实验学校
引言
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系统性的、持续地搜集证据的过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反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监测学生的学习的进展与成果,识别学生的优缺点,了解学生不恰当的观念,评价教师的教学战略和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目前,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高效应用形成性评估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的重要性
1. 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主导,形成性评价则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过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寻找并体验乐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对提高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具有明显的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积极地投入英语的学习,并体验英语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成就感。
2.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形成性评估取代了单纯的分数报告,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应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目标等方面入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反馈能力,从而真正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
3. 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
在教师成长的历程中,进行反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运用形成性评价时,教师要尤其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等,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与观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教师就要反思课堂是否无趣,太无趣。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形成性评价有助于英语教师自我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针对存在的不足,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路径
1. 细化评价维度
在构建初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体系时,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将评价的内容细化为多个维度,不仅要涵盖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还要包含学习兴趣、态度、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以确保评价的维度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1]。
以新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Unit 5“Museums”为例 , 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形成性评价细化为以下几个维度:语言能力维度。词汇运用:学生是否能准确使用与博物馆主题相关的词汇 ( 如 exhibit,ancient, collection 等 ) 和表达参观经历的功能语句。语法掌握: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是否能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博物馆参观经历。语篇理解:是否能理解博物馆相关文本的主旨、细节和文化内涵,能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交际能力:是否能流利地模拟博物馆场景中的对话交流,如询问信息、表达偏好等;文化意识维度。文化认知:正确了解不同国家博物馆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展品。文化比较:认识中西博物馆文化的异同,如展示方式、互动体验等。文化参与:设计包含文化元素的作业产品,如博物馆参观手册;3. 思维品质维度。分析评价:对博物馆展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简单分析和评价。创新思维:在项目作业中展现创意,如设计虚拟展览或创新参观路线。逻辑推理:理解博物馆展品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文化脉络;学习能力维度。自主学习:利用资源拓展博物馆相关知识,完成探究性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博物馆主题项目,如短剧表演或海报设计。策略运用:运用适当的语言学习策略解决博物馆主题学习中的问题。通过这些维度,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
2. 课堂教学融入相互评价
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评价要分为自评和互评。通过互相评估,可以改正学生不佳的学习状态,在学习团体中建立信任,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树立先进的交流观念。因此,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互评活动,比如,在课堂活动中设计小组阅读、小组比赛、小组评价等,或将英诺英语作文课引入互相评价,分析他人英语写作的优点以及不足[2]。
以新外研版九年级下册 Unit 2“Education”为例,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互评活动:Travel Plan 互评表:学生完成“My travel plan”后,通过小组交换评价,使用包含“目的地选择合理性”“行程安排逻辑性”“物品准备周全性”等维度的评价量表。教师可提供示范文本 ( 如 Daming's travel plan) 作为评价参考;角色扮演互评:模拟旅行场景对话 ( 如机场值机、酒店入住 ),教师使用“语言流畅度”“交际有效性”“文化得体性”等指标进行评价;项目展示互评:如“最美旅行目的地推荐”项目,采用“Tasty, Open, Unique,Right”(TOUR) 评价框架,从文化体验、开放性、独特性等方面进行同伴评价。通过将互评机制系统融入 Travel 单元的形成性评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型必须转变评价标准,而形成性评价是对成果评价的有益补充,是提高英语教学评价效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应用后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丽云 . 初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困境及发展策略 [J]. 教育 .2025(16): 63-65.
[2] 吴玮珠 .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 [J].校园英语 .2024(3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