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
刘刚
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 410699
引言
在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发展背景下,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基础都是个性化的,传统的统合化教育难以面向全体,难免造成部分学生学不饱、学不会的现象。差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尊重个性的教学方式,它基于数学教材丰富的内容,教学内容及其结构体系相对系统化,它是实施差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笔者试图探索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差异教学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品质。
一、分层教学设计,满足多元学习需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经验背景是不同的,学习的起点也不同,速度也不同。分层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依据,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基础进行分层,分层教学层次的设计不同,分层教学目标不同,分层教学教的内容不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有不同的智能,如数学学习有逻辑 - 数学智能和空间智能的智能差异,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布置不同作业,发挥学生优势。
以高一上册《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教学为例,教学前期先将学生分为 ABC 三个等级,A 级为差生、B 级为中、C 级为优等生。教学目标分层。C 级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函数及其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熟练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举一反三;B 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及其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做答课本练习题;A层学生则能够正确理解和认识函数及其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做答基础题目。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分别针对不同层级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二、多元教学方法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单一教学方式引起学生认知疲劳,多元教学方式调配了学生的认知负荷,维持了学生的注意,而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应到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学习,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运用,多元教学方式则利用不同的理论给予学生不同的体验,满足不同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需求,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动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及课堂的参与率,促进学生认知与行动在多元学习情境中均衡发展。
在高一下册《随机抽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差异化教学,运用情境法让学生置身于“质量检查员”情境中思考企业产品的合格率。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制作 100个“纸团乒乓球”,即在每一个小纸片上写是“好”或者“坏”字样,然后肉成一团,放入一个透明的箱子中,并让学生想一想如何快速查验出其合格率。对于 A 层级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想方法,然后由 B层学生执行和计算,最后由 C 层学生说明 A 层级学生的方法和 B 层级学生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改变其中条件,让 A 层级学生重新想方法和 B 层级学生重新执行。比如 A 层级学生让 B 层级学生随机抽取 10 个,检验其合格率,以此确定整体的合格率。B 层级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随机抽取能更大程度保证结果的正确性,比如是摇匀之后一把抓 N(N-1 )个,还是各个位置分开抓,或者是让10 名学生每人抓1 个。C 层级学生则需要思考这样做的漏洞在哪里,如果让 B 层级学生每次抓 2 个和每次抓 1 个,其概率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哪种方式的正确率更高等。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不同层级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大家共同思考和讨论具体的思路,引导学生集体探究。通过不同层级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分别发挥不同层级学生的优势,既有趣又高效。
三、个性化评价体系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展性评价理论强调评价是为了发展,而非甄别优劣。多元评价理论强调评价是多样性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个性化评价体系正是基于上述理论,依据不同学生特点、不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多元评价体系。
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分别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体系,以此提升评价工作的针对性。比如针对 A 层级学生,教师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以及对于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层面进行评价。相比较而言,教师前期需要将主要评价指标投放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层面,这样才能把握学生无法深入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原因,进而才能加以针对性的调整和引导,以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放在数学学习当中,进而才能强化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 B 层级学生,教师则需要从基础知识掌握、错题原因分析以及数学思维等角度进行评价。相比较而言,错题原因分析以及数学思维作为评价工作的重点,以此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足,并注意从思维角度加以点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 C 层级学生,教师则要从解题正确率、多角度解题以及心态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升学生数学考试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同时,注重加强对 A 层级学生的心理调适,以提升这部分学生的抗压能力,保证其能够在考试环境中做到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
结论
总之,差异化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意义重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法,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差异,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注意课堂评价的针对性和激励性,今后要深入探讨差异教学与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鹏 . 差异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5,(11):75-77.
[2] 陈海丽 . 重视差异化教学提升课堂有效性——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方法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通讯 ),2021,(17):16-17.
[3] 胡宝琳 . 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 [J]. 学苑教育 ,2025,(1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