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作者

付丽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第三实验小学 024000

1. 优化教学方法

1.1 运用情境教学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可以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如展示建筑工地上圆柱形的水泥柱和圆锥形的沙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这种情境能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会积极联系生活经验去思考,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依赖公式。他们可能会联想到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从而启发创新思维,找到计算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新思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开展游戏教学

对于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教学,开展游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设计一个“百分数猜数”的游戏。教师在心中想一个百分数,然后让学生通过提问来猜出这个百分数。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进行提问,如“这个百分数比 50% 大吗?”。这个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为了尽快猜出答案,会积极思考百分数的各种特征和比较关系。他们可能会创造出一些独特的提问策略,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而且游戏让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敢于尝试新的想法,不断突破常规思维方式,加深对百分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3 实施问题导向教学

在六年级下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比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一幅地图上,比例尺是1:50000,量得A 地到B 地的图上距离是3 厘米,那实际距离是多少呢?如果比例尺变为 1:100000,图上距离不变,实际距离又会怎样变化呢?”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例的概念和应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可能会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计算实际距离,如先求出单位比例尺对应的实际距离再计算,或者直接根据比例关系列方程求解。这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解题思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 营造开放氛围

2.1 鼓励学生提问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对培养创新思维至关重要。例如在学习负数的概念时,很多学生会对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产生疑问。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提问,像“负数在温度计上是怎么表示的?”“为什么要引入负数这个概念呢?”当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鼓励提问的方式,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他们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提问与探索答案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可能会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如联想到负数在海拔高度表示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2.2 尊重不同见解

在六年级下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尊重不同见解是营造开放氛围的关键。以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计算为例,有的学生可能会按照常规的公式计算,而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将圆柱侧面展开后,通过分割重组的方式来计算表面积。教师要尊重这些不同的见解,不能因为与标准答案不符就否定。这种尊重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他们会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交流讨论中,可能会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见解中学习到新的思考方式,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3. 设计实践活动

3.1 开展数学实验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举措。以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为例,可以进行这样的数学实验。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以及沙子等填充材料。让学生先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中,观察需要倒几次才能装满圆柱形容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会发现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但有些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思考,如果圆锥和圆柱不等底等高会怎样呢?他们会尝试改变容器的底和高,重新进行实验。这种数学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从不同条件下进行思考,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

3.2 布置探究作业

在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学中,布置探究作业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积极意义。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探究作业:探究生活中不同商品打折销售背后的百分数计算原理,并分析怎样购买更划算。学生需要深入到生活场景中,观察不同商场、不同商品的打折情况。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同一商品在不同折扣组合下的实际价格计算方式很复杂,他们会尝试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去分析,如先计算出商品的原价,再根据折扣计算实际价格,或者通过对比不同折扣后的价格差来判断哪种购买方式更划算。这样的探究作业让学生跳出课本,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举办数学竞赛

举办数学竞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六年级学生关于“鸽巢问题”这类知识点的学习,对培养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竞赛中,可以设置与“鸽巢问题”相关的各种题型。例如,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题目,像改变“鸽巢”和“鸽子”的数量关系,增加限制条件等。学生在竞赛的氛围下,会激发自身的好胜心和潜能。他们必须快速思考,从不同的思维路径去解答问题。为了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学生不再满足于常规的解题方法,而是尝试用新的思路去解决,这就促使他们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更上一层楼。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通过优化教学方法、营造开放氛围、设计实践活动等途径,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需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绽放创新光芒。

参考文献

[1] 白君花. 探寻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J].小学生 ( 下旬刊 ),2025,(05):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