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河源非遗文化在小学中年级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梁威龙

龙川县实验小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338

关键字:小学美术教材;传承非遗文化

前言

“生活既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深刻的总结了教育需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非遗文化为特色的资源适合于现阶段的小学中年级美术课程的需要。而对于小学来说更加需要重视从非遗文化资源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部分,利用非遗资源使小学美术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如此不仅能够更好的传承河源非遗文化,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便小学中年级美术课程更加具备多样性与综合性。

一、河源非遗文化资源融入小学中年级美术课堂的意义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小学中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愈来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然而对于部分小学学生来说,其中的一些课程依然不能有效的开展。首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一部分课程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小学校中的美术专业化的老师较为欠缺,同时老师的专业素质偏低;其次,小学美术教材内的课程对学习工具的要求比较多,部分学生所购买和准备的学习用具不符合课程学习的要求,从而导致老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仅能让学生对教材进行了解。如此,不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导致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过于单调。

对于的小学学生来说,他们身边存在着很多价值极高的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有很多喜闻乐见的事物以及唾手可得的素材,可以将这些与小学中年级的美术进行融合,而对于美术老师来说,更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美术学习的素材:走出校门,利用课外时间,在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中持续学习与探索。美术老师也必须成为美术课程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者与传承者,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发河源非遗文化资源中的价值与内涵,使学生通过学习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

二、非遗文化资源在小学中年级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美术课程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再把非遗文化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如此会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小学美术老师必须强化自身的学习,正确引导学生在当前的学习基础之上去更好的理解与感受美术所具备的魅力。比如,美术老师在开展小学四年级美术《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一课时,教材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寻找自己身边存在的民间美术。而老师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学生寻找并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与色彩。让学生将自己从家人、朋友那里所了解到的民间美术的情况和同学进行交流。同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自己所搜寻到的河源的非遗文化资源的图片。展示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诸如 : 香火龙、忠信花灯、走马灯、黎咀木偶戏、泥鸡泥鸭以及佗城豆腐丸等河源非遗文化资源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对自己身边所存在的丰富的河源非遗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再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河源非遗文化资源的视频,甚至可以邀请河源非遗文化传承人走进课堂,和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来表现自己脑海中的民间美术与非遗文化。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助于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

三、将非遗文化特色内容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使学习方式更具多样性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具备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浓郁的客家文化,保留了大量客家人风俗习惯,不仅具有生活气息,同时还具文化特色,大量的生活物品,节日无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把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与小学的美术教材进行融合,通过美术的手段来记录与表达,把地方文化融入到日常的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比如美术老师在开展《有趣的水墨游戏》的课堂教学前,为学生布置搜集资料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美食以及所了解的酿文化者搜集,通过平时的积累。对本地区内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了解,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时本地区所举行的独特的美食大会,比如每年的团圆饭上都有酿豆腐。结合所学习的水墨知识进行绘画,让学生通过画作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此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更好的掌握水墨绘画的技巧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素材的色彩纹理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如此也实现了因材施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可以将诸如泥塑、剪纸、拓印以及编制等传统工艺融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尝试非遗文化资源与创新的时代元素进行结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非遗文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还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更应该始终坚信,祖国的每个地方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只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的教学才能够走进课堂,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 ; 才可以有效实现小学美术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洋 . 文旅融合时代非遗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 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例 [J] 东南传播 2021(6):84-86.

[2] 龙芳 , 民族地区非遗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路径 -- 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J]. 大视野 ,2021(0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