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培训策略探究
陈雪瑶
四川省仁寿县教师进修学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能够注意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运用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意义显著,有助于提升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国际视野,推动中华文化的双向交流[1]。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具备相应的跨文化知识基础和教学能力,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了解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优秀中华文化。针对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重分数、轻素养”的问题,必须全面加强针对性的培训支持,帮助教师认识到跨文化交际素养的重要性,并形成系统的教学理念和实施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跨文化知识储备
在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以及社会习俗等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为学生开拓知识文化视野。例如,在讲解西方节日文化时,教师不仅要介绍圣诞节、感恩节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单词、句式,还应深入剖析这些节日背后的历史知识与宗教特色,让学生理解其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异同。在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时,教师要引出西方国家人民交流的基本礼仪,让学生感受他们的直接明了与东方国家的含蓄委婉。
(二)跨文化教学实施
具备跨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掌握必备的教学方法,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活动中,保证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例如,创设国际贸易、友人会晤、跨国旅游等情境,让学生在各种真实的语境中加强对语言知识的运用,体会文化差异对交流的影响;还应善于运用各种数字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微课、电影、纪录片中直观地感受中外文化特征,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2]。在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时,不仅要让教师了解这些教学方法,还应当做到综合运用与创新实施。
(三)跨文化情感熏陶
除了知识技能层面的教育,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积极、包容的跨文化态度,让学生能够尊重不同形式和特点的文化,避免出现偏见与歧视。例如,在学习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时,让学生感悟作品中传递的价值观,理解不同文化对人性和社会风气的塑造作用;鼓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感受与思考,营造出活跃、开放的情感氛围。此外,跨文化情感熏陶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当学生在情感上接纳、欣赏不同的文化,才能为实现跨文化交际夯实基础。
二、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培训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跨文化知识培训体系
在培养教师跨文化知识的实践中,需要打破碎片化的知识讲授模式,通过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设计,助力英语知识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安排基础理论、国别文化以及对比分析三大模块,其中基础理论聚焦于跨文化交际学核心概念、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等内容,让教师理解文化差异的本质与表现形式;国别文化围绕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主流使用国家,系统地讲解其历史、宗教、社会习俗、价值观以及社交文化等内容,让教师能够将这些内容用作课堂教学素材;对比分析则侧重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从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家庭观念等角度切入,让教师形成清晰的认知,便于以客观的立场引导学生。在培训方式上,应当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方面利用慕课平台推送相关的课程资源,便于教师自主安排时间开展学习;课下方面,集中开展理论讲解与案例分享,让教师在集体交流和研讨中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二)开展沉浸式跨文化教学示范交流
为快速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学实践能力,可以开展沉浸式的教学示范交流活动,让教师在观摩与展示中锤炼技能。首先,负责培训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可以先开展跨文化教学公开课、观摩课,系统地演示如何将跨文化知识融入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不同教学环节。例如,在阅读课中可以先让学生借助互联网、AI 模型等渠道自主查阅相关的文化知识,养成自主学习探索的好习惯;接下来,教师再结合阅读内容,设计各种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地演绎出来。其次,鼓励受培训教师开展公开课,围绕同一主题或者教材单元进行“同课异构”,专家教师对公开课内容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让教师在反复磨课中改进优化,最终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实现取长补短。此外,可以开展“青蓝工程”,通过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刚入职教师实现快速成长,达到高效培训的目的 [3]。例如,每位培训教师负责三名“学员”,定期进行示范指导,为其提供一对一地讲解,形成个性化地培训引领。
(三)建立多元化跨文化情感培育机制
跨文化情感培育是促进学生形成包容、开放文化态度的关键,针对教师建立跨文化情感培育机制,能够使其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出情感引导作用。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应增设跨文化情感教育专题课程,依托案例分析、情境创设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跨文化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实施方法。例如,提供真实的中西方文化冲突情境,让教师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化解冲突,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可以开展文化体验活动,丰富教师的跨文化情感体验。例如,组织教师参加国际文化展览、异国美食制作以及外教交流等活动,让教师亲历不同文化实践,在与国际友人的交流中,全面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与接纳度。此外,还可以组织心理学专家开展专题辅导,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规律,从而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四)完善持续性跨文化能力评估系统
在全面推进培训工作的同时,还应完善持续性跨文化能力评估系统,以此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在培训之前,应当借助问卷调查、教学能力测试、常识考试等方式,对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形成评估定位,明确不同教师的专业薄弱点,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在培训过程中,强化对过程性评估的运用,全程跟踪教师的学习。例如,通过观察教师在培训课堂中的表现、公开课情况、书面作业完成质量等方式,掌握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形成调整与优化策略。在完成阶段性的培训后,进行总结性评估,依托教学实践考核、案例设计评比、理论知识考试等多种方式,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提升情况进行评价,并从中评选出一批优秀学员,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示范效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支撑,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兼顾自我自身与外部培训。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教师进修学校应当加强重视并开展专题培训工作,帮助教师夯实跨文化知识储备、提高教学实施能力、强化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能力,从而打造出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统一的优质课堂。培训成果的转化,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推动高中英语教育向“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目标迈进,落实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博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 [J]. 英语教师 ,2021,21(16):48-50.
[2] 刘悦淼 , 张婉琳 . 跨文化视角下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 [J].海外英语(上),2021(9):62-63.
[3] 薄萌萌 . 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素质研究 [D]. 上海 : 上海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