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结合比较 深入阅读

作者

苏燕琼

信宜市教育城小学 广东 茂名 525300

比较阅读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似或有一定关系的文章内容结合起来,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最后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意义。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而且在阅读中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能够深层次进行阅读。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情感和语文素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一、比较阅读同一作者文章,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试着指导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作品内容进行比较,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掌握同一作者的创作方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从小学的阅读教学目标和阅读篇目设定来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某个作家的作品介绍给学生,然后再为学生设计一个解疑性阅读目标,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读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去思索并体会到作家在写作内容、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渐进与变化,能够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1]。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审美,小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古诗词,学生可以通过诵读感知古诗中的意蕴之美。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教学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首诗与《清平乐·村居》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认真地读这两首诗,并能体会到其中所表达的感情。比如《清平乐·村居》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所体现出来的乡村风情,并将其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相比较,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辛弃疾诗词里面的怡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作者的背景资料,给学生系统地介绍辛弃疾的一生,并对他每个人生阶段的创作内容进行恰当的分析。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更大地提升,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绪情感。

二、对题材相近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深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及部编版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但是由于受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对文本进行深刻地解读,要想使学生达到更高的层次解读,教师要将主题比较相近的文章进行比较解读,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通过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深入地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激励与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技能[2]。

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腊八粥”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和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端午粽》进行比较阅读,利用这两个文本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根据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小学高年级要求学生深入分析象征、对比、伏笔等复杂手法,两篇文章一篇以儿童视角进行构思,另一篇文章是全知视角进行叙述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两篇文章中的不同描写手法,在情感方式的表达上,两篇文章也存在差异,《端午粽》属于情感含蓄,而《腊八粥》属于情感外露,通过这种比较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所写的食物所蕴含的感情,并通过比较和分析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三、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性

比较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属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重要内容。每个文章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他们的创作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更会用各种不同的风格来传达自己的感情。教师通过对主题相似的文章和相同作者的不同作品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变得更为全面和深刻,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对作家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进行深入学生,避免学生形成一种固定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八单元“少年闰土”为例,这篇文章是写的人物,教师也可以将之前学到的《刷子李》与之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的内容都是描写的人物,但是写作手法上却不相同,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比较阅读人物的任务,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交流讨论,比如《少年闰土》的是动作细节,而《刷子李》采用的夸张手法,二者都是写的人物,但是运用的手法却不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其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文章中的相似之处,比如,细节描写的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而且两篇文章都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各种作者的写作手法有更深刻地认识,了解“人物塑造”和“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不同文本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手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结束语

比较阅读打破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作品中所传达的感情的了解,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与此同时,在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相联系,挑选合适的文本来进行阅读,并主动地引导学生去做比较,让他们体会到比较阅读的美妙之处,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勇 . 比较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J]. 教师 ,2025,(06):47-49.

[2] 王奎斌 . 比较阅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策略[J]. 求知导刊 ,2024,(24):29-31.

[3] 边晓丽 .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法的意义和策略探析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