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古诗词情境化教学方法研究
王安珍
珠海市斗门区井岸西埔新徽实验学校 广东省 519100
古诗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小学中段的教材里,选取编排的古诗词同时具备文学特性与启蒙特性。不过,因为时代背景存在不同之处,而且语言形式独具特色,学生往往会对古诗词产生一种距离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那种一个字一个词挨着去解析的模式,很容易让学习过程变得单调乏味,没办法让学生领略到诗歌里所蕴含的美感与情感。情境化教学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依据,借助多种多样的方法,打造出跟诗词内容有联系的场景,给中段学生搭建起一座有助于理解的桥梁,对于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中段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的价值
1.1 契合学生认知发展特征
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那些直观、鲜活生动的事物,学生们更容易接纳。古诗词的语言高度精炼,其所承载的情感以及营造的意境相对抽象。而情境化教学这一方法,能够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学生可以感知领会的场景,比如说借助画面、声音等诸多元素,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体验过程里去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教学方式契合学生的认知模式,能够降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使得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
1.2 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以往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大多侧重于由教师单方面进行讲解,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主要处于被动接纳知识的状况,其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起来。而与之不同的情境化教学,着重于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引导,借助角色扮演、情境重现等多样化的活动,使得学生成为学习进程中的核心主体。一旦学生身处经过用心设计规划的情境之中,便会萌生十分强烈的代入体验,自然而然地主动去探寻古诗词所蕴含的神秘之处。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便会逐步生成持久稳定的兴趣,实现从“被要求学习”到“主动想要学习”这一观念与行为上的转变。
2、小学中段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的优化路径
2.1 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这些要素整合起来,为古诗词教学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视听环境。拿四年级上册的《题西林壁》来讲,诗里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出了庐山景色的变幻多端。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播放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实地视频,再搭配上婉转悠扬的古典音乐,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庐山在不一样视角之下呈现出的形态差别。当学生处在这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情境当中,他们可以较为轻松地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体会到诗人观察事物所独具的视角,从而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2 结合生活经验创设体验情境
处于学习中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生活经验,把古诗词与生活中的场景相互联结,会使学生更容易有情感上的呼应。就好比四年级下册的《忆江南》,其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呈现出江南春天的美妙景致。在展开教学工作时,可以引领学生回想自己亲眼见过的春天景象,比如公园里绽放的花草、河畔流淌的春水之类,接着让学生以绘画形式来展现诗歌里描绘的画面。凭借将诗中的情境和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加以对接,学生能够更为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对江南的赞扬情感,领会诗歌传达出的美好意境。
2.3 运用角色扮演再现诗词情境
角色扮演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度融入到诗词里的角色当中,去感受人物的情感与所处的情境。就好比四年级下册的《渔歌子》,描绘出了一幅渔夫悠然垂钓的闲适场景。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能够安排学生分别饰演渔夫,还有西塞山的各类景物等角色,借助对话以及动作等形式,来展现出诗里描绘的场景。饰演渔夫的学生需要琢磨渔夫的心境,模仿其在垂钓时那种悠然自得的姿态;而饰演景物的学生,则要呈现出山、水、白鹭、桃花等元素所具备的特征。在这个角色扮演的进程里,学生会主动去探寻诗词中的细节内容,进一步强化对诗歌所营造的闲适氛围的体会。
2.4 依托文本拓展营造想象情境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却为人们预留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促使学生进行想象,能够推动他们对诗词理解的深化。以四年级上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其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饱含着深沉的离别情绪。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当学生对诗句的大致意思有所了解后,可以让他们对诗人身处黄鹤楼上,凝望友人离去的情景展开想象,并琢磨诗人彼时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能够鼓励学生以续写诗句的方式,去描绘友人离去后诗人的举动,亦或是长江呈现出的景象。借助这种基于想象的拓展方式,学生可以深入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离别之际那份难舍之情,从而增强对诗歌所传达情感的把控能力。
小学中段开展古诗词情境化教学,与学生认知特性以及教学内在规律相符。此教学方式的意义极为重大,其重要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助力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领悟及把握水平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对学生学习兴趣予以培育,以及对学生文化涵养加以塑造。经由多媒体运用、关联生活经验、组织角色扮演、借助想象进行拓展等途径来打造教学情境,能够让古诗词教学焕发出更为充沛的活力。于现实的教学工作当中,需要把教材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跟学生实际的状况相结合,并且灵活多样地加以运用。如此一来,能够促使学生身处创设的情境之中,切实感受到古诗词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从而达成文化传承与提升语文素养这两方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耿艾昕 . 小学中段语文古诗词课堂的情趣教学重要性探究 [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2021(5):20-21.
[2] 詹婕 . 古诗词情境教学的优化途径 [J]. 文学教育(下),2022 (7):72-74.
[3] 曹艳娜. 浅谈小学中段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以“送别诗”教学为例[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