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法治意识培养教学策略实证分析
王俊霞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第四中学校 043500
引言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加快,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成为教育重要任务。基于核心素养的法治意识培养教学策略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实证研究能准确把握教学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促进法治教育质量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
1. 核心素养下法治意识培养教学现状
1.1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契合度
在当前的法治意识培养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契合度是一个关键考量因素。以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为例,其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治知识,如宪法的地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学目标的设定未能完全与核心素养相契合。例如,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不仅仅是记忆法律条文,而有些教学目标仍侧重于条文的背诵,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意识培养的效果。
1.2 学生法治意识现状调查
通过对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调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以八年级学生为例,虽然他们在学校接受了一定的法治教育,但在实际生活中,法治意识的体现仍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学生能够背诵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在校园欺凌事件中,部分学生不知道欺凌行为是违法的,也不懂得向老师或者相关部门寻求法律保护。学生对于法治的尊重和敬畏程度也有待提高,一些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违反一些小的规则无关紧要,没有意识到这是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
2. 影响法治意识培养的教学因素
2.1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法治意识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以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坚持宪法至上”单元的“保障宪法实施”为例,传统的单纯讲授法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采用案例分析法就大不一样,教师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关于宪法实施保障的案例,如某地政府依法行使权力,严格遵循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城市建设等。通过对案例的详细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感受到宪法实施保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
2.2 课程设计的合理性
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在法治意识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地传授法治知识。然而,目前的课程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从宏观上看,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可能不太合理,例如,有些较为复杂的法治概念在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时就被引入,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从微观上看,每节课的课程设计也缺乏连贯性,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比如在讲解公民权利时,不同权利之间的逻辑联系没有在课程设计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得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法治知识体系,不利于法治意识的培养。
2.3 教师法治教育能力
教师的法治教育能力直接决定了法治意识培养的质量。在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自身的法治教育能力有待提高。首先,教师的法律专业知识可能不够扎实,对于一些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或者法律修正案不能及时掌握,在教学中就无法向学生传递准确的信息。其次,教师缺乏将法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目标相结合的能力,法治教育往往被孤立对待。
3. 提升法治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3.1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核心素养下的法治意识培养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以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理解权利义务单元中的公民权利为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公民权利的内涵与意义。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公民权利相关的生活情境,如模拟法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法律在保障公民权利中的运行机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有关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或成功维护权利的视频案例,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公民权利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如何依法行使这些权利,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法治意识在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中深入学生内心。
3.2 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是提升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策略。对于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从整体上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的编排。可以按照从易到难、从基础到拓展的顺序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常识,再深入到法治建设的具体内容。在内容优化方面,要注重将法治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的消费经历,如购买文具、食品等,让学生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权益保护问题。要增加课程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一些法治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法治视野,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3.3 加强教师法治教育培训
加强教师法治教育培训是提升法治意识培养的关键举措。针对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定期开展专业的法治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最新的法律法规解读,让教师及时了解法律动态,确保在教学中传递准确的法律信息。同时,要进行法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能力,如如何更好地组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此外,还要注重教师法治教育理念的更新,让教师认识到法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通过加强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法治教育能力,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
实证分析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法治意识培养教学存在一定问题。通过针对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法治意识。未来需持续关注教学实践,不断优化策略,推动法治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深度融合,为社会输送法治观念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慧 .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研究[D]. 信阳师范学院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