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段语文“三思·三辨”教学新路径

作者

颜小雯

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 523962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推进,学习任务群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理念。高段语文教学需适应新要求,探索有效路径。“三思·三辨”教学新路径应运而生,旨在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提升语文综合能力,下面具体探讨其构建与实施。

1.“三思·三辨”教学路径概述

1.1 学习任务群视域内涵

学习任务群视域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的语文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单一知识点的传授模式,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这个视域下,学生不是孤立地学习字词、语法等知识,而是通过完成一系列具有情境性、连贯性的任务,将语文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再仅仅是对文本的字词解读和段落分析,而是通过模拟真实的阅读情境,如文学作品研讨、新闻报道分析等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1.2“三思·三辨”概念界定

“三思·三辨”是一种创新的语文教学概念。“三思”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多角度思考和批判性思考。深度思考要求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而是探究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等。多角度思考则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色、情节发展、文本体裁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文本。批判性思考是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观点等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三辨”包括辨真伪、辨优劣和辨异同。辨真伪是让学生学会辨别文本中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辨优劣是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作品、写作手法等进行优劣判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三思·三辨”教学路径构建

2.1 三思环节设计策略

在设计“三思”环节时,需要采用多种策略。首先,情境创设策略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创设古代诗人作诗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其次,问题引导策略不可或缺。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问“这个人物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下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种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可引用鲁迅对农村与城市生活对比的思辨性描写,引导学生思考" 闰土和' 我' 的生活差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在《落花生》教学中,可聚焦许地山对 " 有用 " 与 " 外表 " 的哲学辨析,设计 " 为什么父亲说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 的讨论题。这些范例既符合课标要求,又能培养五年级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辨能力。

2.2 三辨环节实施方法

对于“三辨”环节的实施,方法多样且具有针对性。其一,资料搜集法是基础。在辨真伪、辨优劣和辨异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比如在辨别一篇新闻报道的真伪时,学生要搜集不同来源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例如,针对某篇热议的疫情报道,可对比政府公报、学术期刊和自媒体信息,核查数据来源和逻辑一致性,从而判断其真实性。其二,比较分析法是关键。通过比较不同的文本、文学形象等,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辨出优劣和异同。例如在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时,通过对诗歌的用词、意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比较,能准确判断两者的风格差异。

2.3 教学路径整体架构

“三思·三辨”教学路径的整体架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以学习任务群为依托,将“三思”和“三辨”环节融入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包含“三思·三辨”元素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教授一篇散文时,任务可以是让学生通过“三思·三辨”分析散文的主题、艺术手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三思”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然后在“三辨”环节中让学生对思考的结果进行辨别和分析。最后,在教学的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三思·三辨”的过程,总结经验和收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具体实施时,可选用《草原》中环境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联性分析,或《匆匆》对时间哲理的具象化表达,通过对比 " 燕子去了 " 的排比句式与 " 桃花谢了 " 的意象选择,培养学生逻辑关联与审美判断能力。

3.“三思·三辨”教学路径应用成效

3.1 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三思·三辨”教学路径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成效。通过“三思”中的深度思考训练,学生能够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次含义,这使他们的思维深度得到拓展。例如在学习鲁迅的作品时,学生不再仅仅理解文字表面的故事,而是能深入探究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人性剖析。多角度思考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思维更加灵活。如在分析一个复杂的文学作品情节时,学生可以从人物性格、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全面。

3.2 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这种教学新路径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三思·三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思考和辨析中,这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例如在字词学习方面,通过在“三辨”环节中对字词用法的辨别,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字词。同时,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三思”环节的深度思考和多角度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主旨、结构和艺术特色,在阅读和写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结束语

“三思·三辨”教学新路径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为高段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通过构建与应用该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与语文素养。未来,应不断完善此路径,发挥其更大作用,推动高段语文教学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李映霞 . 论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思考 [J]. 读与写 ,2022(10):94-96.

[2] 曹玉婷 . 学习任务群与群文阅读教学融合初探 [J]. 小学教学参考 ,2022(1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