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研究

作者

袁林阳

榆树市大岭镇中学校 吉林 榆树 130414

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转化对策。通过对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环境的描述和学习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我们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问题。进一步地,从内部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和外部因素(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导致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基于成因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转化对策,包括增强学习动机与兴趣、优化学习策略与方法、改善外部支持环境等。本研究不仅为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成因分析;转化对策

引言:在当前农村教育体系中,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兴趣低下、成绩不佳、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整体进步。因此,深入探究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转化对策,对于提升农村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

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显示,这一群体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环境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挑战与困境。首先,从学习成绩来看,这部分学生往往在英语科目上得分较低,难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与班级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成绩上的落后不仅体现在期末考试等大型评估中,也反映在日常作业、小测验等日常学习活动中,形成了持续的学习障碍。

在学习态度方面,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往往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往往将英语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而非乐趣。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参与度低,课后复习不主动,甚至产生逃避或抵触心理,进一步加剧了学习困难。

在学习方法上,这部分学生普遍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可能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如如何高效记忆单词、如何理解语法结构、如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等。同时,他们往往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技能,如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等,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英语学习任务时感到无所适从,难以有效组织和规划自己的学习。

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环境也对学习困难学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如优质的英语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这限制了学生获取英语学习材料的途径和方式。另一方面,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此外,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家长可能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有限或忙于生计,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英语学习支持和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环境等多个方面均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并探索有效的转化对策,以期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升英语学习效果,促进其全面发展。

2.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

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是一个多维度、复杂的过程,涉及学生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首先,从学生个体因素来看,学习动机的缺失是导致英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和动力,将英语学习视为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而非探索世界、拓宽视野的工具。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投入度和参与度,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此外,学习策略的不当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关键因素。一些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单词、忽视语法结构理解等,这些低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学习成果的固化,难以取得实质性进步。

从心理层面来看,部分学生可能因为长期的学习挫折感而产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例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担心发音不标准或语法错误而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压力会抑制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导致口语能力难以提升。此外,部分学生可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导致学习过程中缺乏方向感和动力,进一步加剧了学习困难。

家庭背景方面,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环境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家长可能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有限,无法为孩子提供有效的英语学习辅导和支持。同时,一些家长可能忙于生计,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导致孩子在英语学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引导。此外,家庭文化氛围的缺失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例如,一些家庭可能更重视孩子的劳动能力或传统学科的学习,而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这种家庭观念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校教育方面,农村初中英语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导致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农村地区往往缺乏优质的英语教材和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例如,一些农村学校可能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英语听力实验室等,导致学生在听力和口语训练方面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同时,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一些教师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此外,学校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机械记忆,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等。

社会文化层面,农村地区的英语使用环境相对有限,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和场景。这种语言环境的缺失可能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产生怀疑,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农村地区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母语者或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使得他们难以感受到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农村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教育观念和偏见,如认为英语学习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并不重要,这种观念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3.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对策探讨

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对策探讨,是一个涉及教学策略调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家庭与学校合作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首先,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游戏化学习等,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和成就感。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教授他们有效的记忆方法、阅读技巧、听力理解策略等,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最基础的词汇和语法入手,逐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短文写作、口语表达等,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英语学习软件、在线课程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设定学习目标,培养自我管理和监控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在互助中学习,共同提高。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如通过阅读英文文章、观看英文视频、参加英语角等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丰富语言实践经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可以设立英语学习角或英语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和实践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英语学习竞赛,如单词拼写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水平,还能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家庭与学校合作是转化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关键一环。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举办家长会,分享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学校可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如监督孩子完成作业、陪伴孩子阅读英文材料等,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为了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可以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方便教师和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学习问题等,家长也可随时向教师询问情况。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在群内发送一些视频,比如教育专家为家长讲解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等。通过这些措施,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社会文化环境优化方面,学校与当地镇政府沟通,由镇政府文化宣传部门聘请专人,为农民家长开展普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课程,提高他们对学习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还可以由镇政府出面联系一些企业或者个体户为学生捐赠一些英语类的图书。镇政府和学校应共同努力,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和机会。例如,建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通过以上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改变农村地区对英语学习的偏见和误解,提高全社会对英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定期的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支持农村英语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这些措施,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转化对策的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上述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对策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研究选取了某农村地区的一所初中作为实验点,随机抽取了两个英语学习困难学生较为集中的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约40名学生。实验组实施了包括教学策略调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家庭与学校合作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优化在内的综合转化对策,而对照组则维持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两组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家庭学习环境等进行了基线测试,以确保两组在实验开始前具有相似的特征。随后,实验组按照既定的转化对策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干预,而对照组则继续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

实验期间,我们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以评估转化对策的实施效果。同时,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转化对策的反馈意见,以了解对策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家庭学习环境等进行了后测,并与基线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英语学习成绩上有了显著提升,平均成绩提高了近20分,而对照组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则相对较小。此外,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家庭学习环境等方面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改变,如学习参与度提高、学习方法更加科学、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增加等。

在收集到的反馈意见中,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转化对策表示了认可和满意。他们认为,这些对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还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英语学习资源、加强教师培训等。

结论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发现学习困难主要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造成。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转化对策,包括增强学习动机、优化学习策略、改善外部支持环境等。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对策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学习态度和方法。因此,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应采取综合措施,形成家校合力,优化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师玲花.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与解决对策 [J]. 文理导航(上旬), 2021, (08): 38-39.

[2]相入乾. 农村中学英语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策略 [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13, (14): 35.

[3]杨金霞.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J]. 考试周刊, 2011, (04): 143-144.

[4]王丽媛.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J]. 科技信息, 2010, (20):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