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立体农业
刁海茹 耿艺嘉 王艾钰 郭佩清 王倩
沈阳工学院
摘要: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立体化农业应运而生。稻虾共生综合体则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新技术、新思想。我们将着眼与稻虾共生全产业链。运用大量智慧农机解决虾户养殖中遇到的难题,让每一个农户都能熟练运用智慧农机。让无法走进商超的小型商户的农产品换一种形式走入人们的视野。立体化稻虾共生会在盱眙扎根,并向周遭城市蔓延。至此,农民富裕,农业繁荣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关键词:智慧农机;5G技术;立体化;稻虾共生
1 现状分析
1.1 行业背景
当前,“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稻虾种养模式已蔚然成风,成为小龙虾养殖领域的主流。据统计,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小龙虾专营店的数量已攀升至约6.6万家,同比增长率高达21.7%,创下了近三年的新高。更令人振奋的是,整个小龙虾行业的规模有望在2024年突破4974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
1.2 选择盱眙县的优势
盱眙县位于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这里,千里淮河与洪泽湖交汇,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小龙虾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受湖水顶托作用,这里形成了数十万亩滩涂湿地,水草、藻类品种及数量丰富,为小龙虾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也因此孕育了最早的龙虾优质原种群。
2024年上半年,盱眙县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龙虾养殖面积达到了97.5万亩,其中稻虾种养面积就占了77.5万亩。他们还将“虾稻共生”发展为“一稻三虾”,并成功培育出了“盱眙红1号”龙虾新品种苗,实现了龙虾种苗的“芯片”突破。此外,他们还持续推进龙虾交易中心3万吨智能冷库、盱眙龙虾超级工厂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打造了一个集科研、养殖、加工、餐饮、冷链物流、节庆为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特色集群。
1.3发展优势与挑战并存
优势:虾稻共生产业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还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它还带动了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交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挑战:在虾稻共生养殖中,虾和稻之间会相互竞争氧气和养分,这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问题,从而影响虾和稻的生长发育。同时,小龙虾品种种性下降、抗病性降低等问题也待解决。在市场销售方面,市场行情波动大,风险较高。
2 盱眙县虾稻共生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2.1稻虾生存环境的选择难以达到平衡
在稻田养殖模式里,稻田水位常常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水位虽契合水稻生长需求,却对小龙虾产生了影响。每当水位升高,小龙虾出于本能,频繁回到稻田四周的环沟。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体严重缺氧。小龙虾大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小龙虾强大的繁殖能力也带来了新问题。在稻田相对舒适的环境下,它们繁殖速度极快,短时间内数量暴增,导致养殖密度过大。在这种高强度的生存竞争下,小龙虾虾苗生长陷入停滞,难以发育成熟,严重阻碍了整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2.2传统农业种养模式存在低效率与低质量
水稻易遭受虫害,但使用杀虫剂会对小龙虾造成一定损害。小龙虾在稻田间挖洞等行为可能会导致水源污染,植物根系及土壤结构被破坏,小龙虾和水稻生长在同一环境中,一旦任何一方发生疾病,都非常容易传播给另一方,这大大地增加了病害防治的难度。在传统农业种养模式中,农民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农田的耕作、播种等工作,极大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2.3龙虾市场价格影响较大,销售过程遭受瓶颈
随着科技的发展,小龙虾的售卖方式逐渐多样化,应该用什么样的售卖方式使小龙虾更快更好的交到消费者的手中,已经成为销售环节关键的问题。小龙虾市场价格波动大,小龙虾市场价格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价格波动较为频繁,甚至在销售过程中屡屡遭受瓶颈现如今食品安全引起全民广泛关注,如何使人们对小龙虾,大米的食用更加安心,放心,也是销售环节应重点关注的目标。
3 盱眙县虾稻共生发展解决方案
3.1利用农业专家系统获得种养最优项
在虾稻共生的漫长周期里,农业专家系统通过密布的传感器,实时、全方位地监测水温。同时,对水体含氧量的把控堪称精准,根据虾在幼苗、成长期等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调节增氧设备。此外,农业专家系统凭借对稻田土壤酸碱度、水质污染指标以及气候湿度、光照时长等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精确计算出虾苗的最佳投放量。通过智能设备,对小龙虾的密度与数量进行动态调控,让水稻与虾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使稻田中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虾稻的生长条件被优化至极致,为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3.2农业专家系统与5G技术打造种养新模式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农业专家系统基于自身庞大的知识库和先进的诊断算法,能够迅速对虾稻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精准诊断。随后,根据诊断结果推荐一系列绿色环保且高效的应对方案。实现智能化养殖,提升养殖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透过5G系统的高速数据传送,水产养殖者可以实时监控虾稻田的水质、水温、溶解氧等关键参数,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确管理。5G系统可以搜集大量的养殖数据,水产养殖者可以掌握虾和稻的生长状况、疾病预警等信息,为养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5G技术与农业溯源系统开辟虾稻售卖新出路
5G技术与虾稻共作系统的融合,有望在农耕领域引发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可以通过品牌打造和电商渠道的销售途径,将上等的虾和稻米推向更宽广的市场。通过这种方法,农人的收益将获得明显增加,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顾客通过扫描商品二维码等手段,即可得知虾稻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资讯,进而提升对虾稻商品的信任感。在养殖与种植过程中,关于虾的饲料投喂量和次数、水稻的灌溉水源状况等资讯都能详尽记录。使虾稻共作将变得更加智能化、现代化,为将来的农业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4 结语
我们想把科技的力量融入到农业发展之中,于是就有了把科技与立体农业结合的初衷。智能化的灌溉系统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精准的施肥技术为植物提供均衡的营养。而5G技术帮助农民更好预测天气、病虫害等影响产量的因素。在虾稻共生综合体的创新带动下,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受益,农业溯源系统的运用,5G技术的推广,都将带动乡村的振兴。虾与稻的有机结合,创新与传统的相互碰撞,协同发展,为立体农业种下一个未来。
参考文献:
[1]余开,赵永锋,宋迁红.乡村振兴背景下稻虾产业发展探析——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4):27-30.
[2]夏天,吴婕妤,朱媛媛,等.中国中部重点农区虾稻田的时空演变及地域模式[J].经济地理,2023,43(6):183-191.
[3]张明伟,陈京都,唐建鹏,等.稻虾共作对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2):59-63.
[4]张康洁,刘旭,尹昌斌,等.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运作机制及政策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2):8-15.
[5]陈玲,万韦韬,刘兵,等.稻虾共作对稻田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1):141-151
[6]陈松文,曹凑贵,郝向举,等.中国稻虾种养:产业现状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4):57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