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压力管道焊接缺陷成因及对策

作者

李祥勇

372922198609195418

引言

压力管道作为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状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核电、科研、国防等众多领域。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焊接作为压力管道施工的关键环节,焊接质量的优劣对压力管道的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焊接过程中出现缺陷,极有可能引发泄漏、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深入研究压力管道焊接缺陷,探寻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压力管道安装中焊接存在的不足点

1.1 缺乏科学专业的焊接规范

很多工程团队采用了以往工程的指标,导致压力管道问题层出不穷,因为不同的压力管道,其具备的参数不同,若是使用的焊接工艺操作方法和操作标准不符合实际的应用条件,就难以得到质量高的实体成品。

1.2 人员

焊接人员是全自动焊接的关键,直接影响焊接质量,焊接人员施工贯穿于整个焊接工序,坡口加工、焊接组对、自动焊设备及系统调试和使用等各工序均需要机组员工作业和操控,机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都将影响焊接质量。

1.3 焊接设备因素

焊接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对焊接质量也有重要影响。如果焊接设备的电流、电压不稳定,会导致焊接过程中电弧不稳定,影响焊缝的成形和熔合质量。例如,在使用手工电弧焊时,若电焊机的输出电流波动较大,会使焊工难以控制焊接过程,容易出现咬边、未焊透等缺陷。此外,焊接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如送丝机构故障、气体保护装置漏气等,也会影响焊接质量,增加焊接缺陷出现的可能性。

1.4 环境因素

外输管道施工多在较为偏僻的野外,客观环境变化不定,焊接质量受机组搬迁、施工季节、环境风速、环境温度及其他不确定环境因素影响,客观条件不利易造成气孔、未熔合等质量问题,导致焊接合格率下降。

2 压力管道焊接缺陷成因的对策

2.1 制定焊接工艺规程

根据 GB/T31032—2014《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相关要求,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对焊接管材开展严格的焊接工艺评定,对焊口进行全面的性能试验,性能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后,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作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

2.2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定期组织焊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焊接工艺要求、操作规范以及各种焊接设备的使用方法。培训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焊工对焊接缺陷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的理解。同时,加强对焊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严格要求焊工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规操作行为。建立健全焊工考核制度,对焊工的技能水平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确保焊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3 维护保养焊接设备

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以及气体保护装置等是否正常工作。及时清理设备内部的灰尘、杂物,对易损件进行定期更换,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使用焊接设备前,要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查电流、电压是否稳定,送丝机构是否顺畅,气体流量是否符合要求等。若发现设备存在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严禁使用有故障的设备进行焊接作业。同时,要建立焊接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和使用情况,以便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跟踪分析。

2.4 改善焊接环境条件

在焊接作业前,应对焊接环境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可对焊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应根据焊件的材质、厚度等因素确定,以降低焊缝金属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淬硬组织。在环境湿度较大时,应采取除湿措施,如使用除湿机降低环境湿度,或对焊件进行烘干处理,减少焊缝中的含氢量。对于室外焊接作业,应设置防风棚,防止强风吹散保护气体,确保焊接过程中焊缝得到良好的保护。此外,要合理安排焊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焊接作业。

3 焊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裂纹防治对策

(1)控制母材和焊接材料质量:根据管道的运行工况选用合格的母材,严格控制母材中硫、磷、氢等有害元素的含量。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使用前按要求烘干。(2)优化焊接工艺:适当增加焊接热输入和提高预热温度,可降低结晶裂纹倾向,但要注意避免近缝区金属过热。对于冷裂纹,应选用低氢焊接材料,控制焊接热输入、预热和后热参数,采用多层焊。对于再热裂纹,应降低焊接热输入,避开敏感温度区间进行后热。(3)控制焊接应力: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减少焊接应力集中。避免管道悬空或受力焊接,焊接后及时进行应力消除处理。

3.2 咬边和未熔合的处理方法

咬边与未熔合是焊接接头中不容忽视的缺陷,它们会削弱接头的强度,甚至可能导致泄漏。针对这些问题,需采取以下处理方法:调整焊接参数是关键。适当降低焊接电流和速度,有助于增加焊缝的熔深和熔宽,从而有效减少咬边的发生。这需要焊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确保焊接过程稳定。加强焊工培训至关重要。通过提高焊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可以显著降低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缺陷。培训应涵盖各种焊接技巧及质量控制要点,确保焊工能够熟练掌握。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也是解决咬边和未熔合问题的有效途径。如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等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焊接过程,减少缺陷的产生。对于已出现的咬边和未熔合缺陷,应及时采用合适的修复方法进行补焊,并确保修复后的焊接接头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3.3 气孔防治对策

(1)严格焊接材料管理:焊条、焊剂使用前必须按规定烘干,焊丝使用前应清理表面的油污、铁锈等杂质。(2)合理调整工艺参数:根据母材材质和厚度,合理调整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使熔池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确保气体能够顺利逸出。(3)改善焊接环境:在有风的环境中焊接时,应采取防风措施,如设置防风棚或使用防风罩。保持焊接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气体聚集。

压力管道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而焊接缺陷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压力管道焊接缺陷的类型、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认识到人员、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环境以及焊接工艺等因素都会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为有效防治焊接缺陷,需要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严格控制焊接材料质量,维护保养焊接设备,改善焊接环境条件,优化焊接工艺。只有从各个环节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压力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在未来的压力管道焊接工程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焊接质量控制水平,推动压力管道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向前 . 压力管道产生缺陷原因分析及检验质量的提升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17):161-162.

[2] 廖聪苑 . 压力管道施工焊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2,20(24):65-67.

[3] 李华强 . 管道焊接工艺及质量控制 [J]. 焊接技术,2021(0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