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整体护理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张建芳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西大同 037100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针对患者接受影像检查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为目的。

方法:在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择180例在我院接受影像检查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2组,分别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9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接受影像检查整体化护理干预,而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影像检查护理干预,比较其接受不同护理后的患者心理状态及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等相关数据指标。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指标,较参照组患者,效果均较为理想,引用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且统计学意义成立,检验结果(P<0.05)。

结论: 在为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时,施于其及时且针对性强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提升影像检查的成功率,改善影像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同时,大幅度地降低检查患者的投诉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整体护理干预可获取更加精准的诊断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利的影像诊断支持,可提倡推广,建议进一步实施与应用。

【关键词】 影像检查;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发展的日新月异,促进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患者影像检查的需求量增大,在我院接受影像检查的患者逐年增多,为满足临床需要,我们最新引进了多台影像大型设备。CT、磁共振、普通放射等影像学项目检查,是临床对于疾病检查的主要手段,可通过其检查结果对病情做进一步的诊断[1-2]。为保证我院影像检查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极大程度地保障影像检查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本文旨在针对患者接受影像检查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为目的展开讨论,简列数据,验证研究目的并总结,详文内容表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取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筛选符合此次研究标准同时在我院行影像检查的患者180例,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利用统计学数据包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处理后得出无意义P>0.05,故可开展本研究。

1.2、 方法

常规护理(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工作[3]。研究组结合参照组护理工作,并将其予以强化,开展更优质的整体护理:

1.2.1

检查前干预,通过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结合的方法让患者了解影像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检查流程,同时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告知患者检查的作用,消除其错误认知。

1.2.2

心理护理,因患者对影像检查不具备清楚的认识,另外通过其他简单的检查又不太明确疾病的诊断,进一步的影像检查使得患者认为自己得了不可治愈的大病,故而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所以在检查过程中有这些情绪存在,会导致检查结果受到影响。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并针性地加以疏导,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检查所需及时帮助解决。同时给予患者舒适、安静的检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不良情绪。

1.2.3

检查时为防止患者交叉感染,给予患者一人一用一消毒,同时帮助患者取舒适的检查体位。针对行动不便者及耳背等配合不佳者,请家属陪同协助其检查,并做好防护。

1.2.4

对于需要增强检查的患者,要进行检查前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对患者的现有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以保障患者的检查安全。

1.2.5

对于为患者进行的留置静脉留置针过程,一定要评估患者静脉通路情况,选择粗而直的、无疤痕、无静脉瓣、无皮肤损伤的、充盈良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并且在检查前后对静脉穿刺点要进行相应的护理,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时要提前试注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肢体动作,检查完成后要及时询问患者有无穿刺部位的憋胀痛和皮肤发痒、呼吸困难等不适,以防对比剂外渗及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

1.2.6

检查完成后要严密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为加速对比剂排出,叮嘱其多喝水且检查当天禁止洗澡[4-5],检查完成回家后,如果有皮肤发痒、皮疹等不适,要及时就近就诊,以防对比剂迟发性过敏反应发生。

1.3 、判定标准

观察分组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等相关数据指标,并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分析对比,同时判定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是本次研究所用的处理工具,分别用(n%)、X2计数和检验或用(`x±s)、t计量和检验,若P<0.05 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通过表1数据能够体现,分别行整体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情况占据优势性,而参照组较差,并引用统计学对两组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而在两组护理前SAS、SDS 评分无差异性,显示P>0.05,检验结果无意义。

2.2、

研究组的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评分分别为(1/90;1.1%)、(1/90;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0;5.56%)、(6/90;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虽然影像学检查的方法、流程、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配合、检查后的观察存在一定的差异[6],但是患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接受更专业的整体护理指导以帮助其提高检查的配合度,同时缓解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从而实现提升检查成功率的目的,这一直为影像检查的医技护人员所不懈探究的重要课题。综上所述,为接受影像检查的患者施用整体护理,效果良好、可行性显著,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贺洪霞. 影像检查患者中整体护理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研究[J].健康之友, 2021, (6):230.

[2]赵洪云.综合护理在放射检查及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4-165.

[3]牛广颖,邱武英,赵鑫.人文关怀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28(07):1694-1695.

[4]张丽娜.护理工作在影像检查中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9).244-245.

[5]施李娟,胡亚琴,江薇.健康教育视频在影像科导管室介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5).258.

[6]张宁.探讨护理工作在医学影像检查中的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