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深化乡村中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樊剑亮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甘沟中学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支持乡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为乡村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深化乡村中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探索适合乡村中学特点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不仅对提升乡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对我国推动教育公平、促进乡村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一、明确目标定位,优化课程设置

在乡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精准明确目标定位是基石,首要目标是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每学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依据,细致分析学生耐力、速度、灵敏性的各项体能指标,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循序渐进的提升规划。

以长跑运动为例。教师可根据学生初始体能测试成绩进行分组,针对体能较弱的小组,先从短距离慢跑开始,每次课安排 800 米慢跑练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跑步节奏与呼吸配合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初始的畏难情绪。同时,利用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设计趣味路线,沿着校园旁的乡间小道,设置不同的打卡点,增加长跑的趣味性。随着学生体能的逐步提升,逐渐增加距离至 1500 米甚至 3000 米,引入小组竞赛模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相互比拼中进一步突破自我。课程设置方面,打破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除常规的体育课堂,利用乡村的广阔天地,开发户外拓展课程。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设计山地徒步探险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锻炼腿部力量与身体平衡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乡村中学拥有城市学校难以企及的自然与人文优势,应充分挖掘融入教学,教学内容可大胆拓展至自然场景当中。在教学方法上,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引入项目式学习法,学生负责项目设计与实施,教师从旁指导,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以急行跳远为例。课前教师可通过班级群推送相关的微视频,内容涵盖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精彩急行跳远表现与动画模拟的标准动作分解流程,附带详细的动作要领讲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预习,初步了解急行跳远的关键技术环节。课堂上,学生自行规划急行跳远的练习步骤,包括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标记助跑路线、确定起跳点,尝试不同的起跳方式,如原地单脚起跳、短距离助跑起跳等,并相互监督纠正动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起跳角度、腾空高度、落地姿势等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感受身体在空中的发力与姿态控制。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组织开展“田园跳远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规则考量跳远的实际距离,还将创新性训练方法的运用、团队协作的默契程度纳入评分体系。比赛结束后,组织学生观看比赛视频,复盘比赛过程,分享各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与困惑,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深化学生对急行跳远的认识。

三、完善教学评价,构建激励机制

传统乡村中学体育教学评价过度聚焦体能测试成绩,难以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全貌,构建综合性教学评价体系,从技能考核、课堂态度、活动参与度等多个层面进行评价,使学生正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强化学生运动自信。

以足球运动为例。在技能考核方面,教师应将学生射门的精准与带球速度和传球时机的把握、防守位置的选择等团队协作技能相结合,设立专门的“足球技能挑战赛”设置颠球、盘带过障碍、多人传球接力等多个项目,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下充分展示个人技术的亮点,教师依据比赛中的表现分项打分,精准记录学生的技能成长轨迹。课堂态度的评价则注重学生每节课的出勤情况、专注度、听从指挥的程度,对始终全情投入的学生给予额外加分,以鼓励他们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活动参与度的考量主要涵盖校内日常训练与社团活动,积极参与训练与活动的学生教师可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尤其是性格内向、起初参与意愿低的学生,教师可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强化自信。在激励机制构建方面,教师可设立“足球执行”阅读评选,综合技能、态度、参与度等分值进行评选,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占比逐渐增大,并作为中考必考项目成为重点课程。乡村中学体育教学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结合学生身体发展需求与运动水平,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同时,找准学生兴趣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此外,建立健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学生自我认知,并配以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学生体育自信。

参考文献:

[1]杜飞.农村初中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江西省安远县长沙学校;,2022:3.

[2]范翔.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生态化研究[J].读写算,2021,(3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