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从实践出发方法论指导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发展

作者

简朝敏

贵州师范大学 550025

1 引言

马克思多次提到社会实践不仅具有社会主体性同时具有社会性,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认识论相辅相成。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坚持从实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重要方法论。[1] 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指导体育课后延时服务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为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一定的可操作性建议,促进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发展。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改变环境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2] 马克思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他认为社会生活的实质就是人通过实践作用于现实世界以及社会关系,并对二者进行改造而已。[3] 随着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主体领域逐渐扩大,包括马克思主义课程思政也是非常火的研究主题,近年来体育领域提倡跨学科合作,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强化实践要求,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指导思想“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4] 根据 1990 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 6 小时,为此调整了学生的作息时间,我国小学生的放学时间均在三点半和四点半之间。[1][5]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放学时间和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而校内课后服务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随着 2021 年“双减”政策的正式落地,中小学生校内课后延时服务也提上了日程。在 2021 年 8 月 30 日,教育部在会议上指出,新的教育时代,需要解决学生和家长密切关注的问题,并且指出课后延时服务正是问题之一。总的来看,开展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不单是一件民生大事、民众要事,还是一项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育服务水平的重要决定,更是解决中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的积极策略,是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

2 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基本情况

2.1 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管理情况

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涉及到多方 在开展的 因此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 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增 来看, 政府已经出台些问题。很多小学 期检查和评估机制。很多小学 安全管理,也积极引 为体育课后延时服务保 驾护航。 况不尽相同,对其管理的改善就要从实际出 观能动性,有效的为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提供方法论指导

2.2 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项目情况

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体育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增强体质、发展兴趣爱好,并促进全面发展。其项目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此外,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项目还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具体的项目设置和内容可能会因地区、学校和学生群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据调查,由于存在地区差异,社会经济水平的不同,其项目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GDP 高低所进行不同小学的调查)

表1 不同地区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项目

从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论的角度来分析,实践不是抽象的,是主观见于客观的一个辩证的过程,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人们积极发挥主管能动性创造了不同的物质活动。不同地区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不同正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所创造的合适宜的运动项目,确保体育课后延时项目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国家队“三大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还有其近年乡村篮球发展较好,学生对篮球产生极大的兴趣。一直以来,国家都比较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其校园足球氛围比较浓厚,所以参与足球运动项目的学生也较多。近年来校园活动比较丰富,各种操类和花样跳绳比较有趣,因此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除此之外,参加排球、乒乓球、舞蹈和其他项目的学生都差不多。从整体来看。学生所参加的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项目还是比较常见,与社会发展趋势较为接近。

2.3 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时长

一般来说,课后延时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因此,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长可能会根据服务内容的安排而有所不同,课后延时服务期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应该得到保障,具体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大多数学校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时长在 40—60 分钟,因此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时长大多集中在 45-60 分钟,从生理学角度分析,45-60 分钟的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的身心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参加 90 分钟以上的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与 45-60 分钟的学生少一点,但差别不大,整体来看其小学的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参与时长比较长,参加成效较高。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动力,学校通过实践得出学生40—60 分钟的运动是最适宜的,不仅在生理上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对学校制定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提供了指导建议。

2.4 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频率

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频率,会因学校、地区、政策以及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需求而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频率。实际参与频率可能受到课程安排、学生课余时间、家庭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频率是一个相对灵活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频率每周最高的是三次,从学生心理状态分析,可能是因为周一刚经历周末,还没进入状态,周五迎来周末,心理比较浮躁,所以每周参加 3 次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比较多。据对学生的访谈调查得知,确实存在以上猜测现状,由此可知,世界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如果没有实践就不会得出其学生每周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最高频率是三次,也不能得出其最高残疾三次课后延时服务的原因,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 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变化

进行体育运动后,身体和心理都 系列积极的变化 从身体方面来看,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 素,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此外, 育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 到愉悦和放松。同时,体育运动还 和自信。所以学生在参加体育课 来一系列变化的认识需要南 体质增强排第二,人际交往 第五位,其他排在了第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体育课后 了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2.6 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影响因素

事物发生总会伴随着许多的影响因素,好坏都包括,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结果中,在众多影响学生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原因中,其影响因素从高到低排序为,学校场地器材受限 - 学科类作业较多、学业压力重 - 其他 - 害怕运动受伤 - 没有感兴趣的项目 - 教师技能不满足需求 - 家长不支持。数据显示场地器材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就是学业压力过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这些影响因素,期望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面对诸多因素学校、教师、家长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的个性,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2.7 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参与

学生作为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主体,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情况也是我们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调查可以得知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参与基本情况,数据显示,一年级学生鲜少有人参与参与,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年龄太小,在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生理困难。二年级学生参与也比较少,数据显示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基本集中于三、四年级,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三、四年级相比于一、二年级来说,好奇心比较重,其生理发育相对于前两个年级比较成熟、精力比较充足,五年级参与的学生次于三、四年级,其原因可能是学业开始加重,其精力比较不足。六年级的学生参与也较少,其原因应该于升学压力有关,这一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其压力及课业都比较紧张,所以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人数较少。

3 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3.1 存在问题

3.1.1 学校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学校针对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师课后服务体制,学校在效果评估方面也存在一定得缺陷,从整体来说,学校制度层面得管理及建设缺乏一定的力度。

3.1.2 场地器材设施不够,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受到限制。学校场地器材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物质条件的充足是确保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基础条件,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四小学场地器材设施匮乏,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一大关键因素。

3.1.3 学生学业压力过大,存在一定的学训矛盾,研究显示,学业压力过大,没有多余精力参加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是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四小学重要影响因素,从社会发展来看,学训矛盾是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的难题,也是影响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这各级各类学校的重中之重。

3.2 对策

3.2.1 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制定明确的政策和规定,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对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体育教师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服务的质量。要不断完善课后延时服务的评价体系。通过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对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2.2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校可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更新老旧设备,扩大场地规模,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器材进行锻炼。其次,可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比如通过合理安排课程时间,避免场地和器材的冲突使用。我们还可以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比如与附近的体育场馆或企业合作,借用他们的场地和器材进行体育教学和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还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和设施,丰富他们的体育体验。

3.2.3 坚持发挥主管能动性,学校、家长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情况。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加强沟通与协作、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平衡学生的学习与训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 结论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对小学生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做出调查研究,研究显示,小学生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开展较好,以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对学校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整体做出研究分析,最后以实践观方法论为指导方法为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一定的建议,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2] 赵园园 .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脉络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思考 [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37(01):30-34.

[3] 景 明 瑞 , 董 智 纯 . 马 克 思 主 义 实 践 观 的 形 成 发 展 [J]. 今 古 文 创 ,2024(05):67-69.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5.022.

[4] 教育部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 [EB/OL].(2021-7-24)[2023-03-0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EB/OL].[2024-03-01]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jyxzfg/202204/t20220422_620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