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美娟
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肖家务中心小学 065000
一、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内涵与价值
对于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而言,大单元教学理念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学习本身具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单个的汉字、词语、句子若脱离了具体语境和整体的知识体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起完整的语言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整体感知中积累语言素材,在系统梳理中掌握语言规律。另一方面,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能够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大单元教学理念下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的教学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原则。在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与整合。教师需依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不同单元、不同课文中相关的语言文字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时,可以围绕 “秋天” 这一主题,整合《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句子,以及与秋天相关的古诗、俗语等,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秋天的情境中,积累描写秋天的语言素材,梳理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单元时,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知识的关联性。语言文字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词语之间的近义词、反义词关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搭建知识框架、设计关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在积累语言文字的同时,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 “花” 相关的词语时,可以引导学生梳理 “鲜花、花朵、花瓣、花蕊” 等词语之间的关系,以及与 “花” 相关的成语,如 “花红柳绿”“鸟语花香” 等,让学生在关联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梳理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学习最终要服务于语言运用,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文字的用法。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仿写句子、片段写作、口语表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文字,在运用中梳理语言规律。例如,在积累了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和句子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仿写练习,在练习中梳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抓住人物的特点等。
三、大单元教学理念在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中的应用策(一)精准确定单元主题,明确积累与梳理目标
确定合适的单元主题是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也是开展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教学的前提。教师在确定单元主题时,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系统性的主题。主题要能够涵盖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为学生的积累与梳理提供充足的素材。同时,要依据单元主题明确具体的积累与梳理目标,让学生清楚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需要积累哪些语言素材,梳理哪些语言规律。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可以确定 “自然奇观” 这一单元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整合《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积累目标可以设定为:积累课文中描写自然景观的优美词语(如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奇峰罗列” 等)、精彩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以及与自然奇观相关的古诗、名言;梳理目标可以设定为:梳理描写自然景观的顺序(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描写方法(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提高积累与梳理的效率。
(二)整合教学资源,丰富积累与梳理内容
教材是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的主要资源,但并非唯一资源。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课外读物、生活素材、多媒体资源等,丰富学生的积累与梳理内容。课外读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范例,如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生活素材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语、通知、海报等;多媒体资源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围绕 “传统文化” 这一单元主题开展教学时,除了整合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如《北京的春节》《端午粽》等,还可以收集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传统手工艺的介绍视频、经典的古诗词朗诵音频等资源。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视频、聆听音频、查阅资料等方式,积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语言文字,如传统节日的名称、习俗用语、古诗词中的经典语句等,并梳理传统文化在不同方面的体现,拓宽学生的语言积累范围,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设计递进式学习活动,引导有序积累与梳理
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在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递进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地进行积累与梳理。递进式学习活动可以分为感知积累、梳理归纳、运用拓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活动目标和内容有所不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感知积累阶段,主要通过阅读、聆听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接触和感知语言文字素材。例如,在学习 “动物” 单元主题时,先让学生阅读《猫》《母鸡》《白鹅》等课文,聆听关于动物的故事音频,让学生在阅读和聆听中积累描写动物外形、动作、习性的词语和句子。在梳理归纳阶段,引导学生对积累的语言文字素材进行整理和归纳,发现语言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梳理描写不同动物的方法,比较不同课文中描写动物的异同。在运用拓展阶段,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文字和梳理的语言规律进行表达和创作。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运用学到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或者开展 “动物介绍” 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积累的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四、总结
将大单元教学理念应用于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量明显增加,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在整体化、关联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积累语言素材,并且能够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设计和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整合资源、设计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方芳.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10(2019):1.
[2] 商桂敏. "浅谈小学语文语言文字积累教学研究."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000.016(2020):800.
[3] 成丽.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研究." {魅力中国}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