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节日文化为载体的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作者

何书仪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引言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经历着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深刻转型。部编版教材强调通过任务群设计实现语文学习的情境化、实践化和综合化。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将节日文化融入语文任务群教学,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语文教学方式的有益探索。本研究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系统探讨如何以节日文化为载体,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任务群,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实现语文学习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一、基于节日文化的语文任务群理论建构与实践框架

(一)节日文化资源的教学价值挖掘与转化机制

节日文化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价值观念,其丰富的文化符号、民俗活动、诗词歌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库。春节的对联创作蕴含着语言的对仗美和韵律美,端午的屈原故事展现了家国情怀的文学表达,中秋的诗词吟诵传递着思乡怀远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深度解读节日文化内涵,提取与语文要素相契合的学习资源,将静态的文化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学习任务。任务设计遵循"文化理解-语言建构-实践运用"的递进路径,让学生在探究节日起源、品读节日诗文、创作节日作品的过程中,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的双向互动。系统化的资源转化机制确保了节日文化不是简单的背景装饰,而是驱动语文学习的核心引擎。

(二)任务群设计的层次性架构与实施路径

任务群设计采用"基础任务-发展任务-拓展任务"的三层架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任务聚焦节日词汇积累和基本表达,如收集节日成语、朗读节日诗歌,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基础。发展任务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设计"节日故事改编""节日习俗说明文写作"等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拓展任务注重创新实践,"设计节日文创产品说明书""策划班级节日文化展"等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每个任务都明确学习目标、提供支架工具、设置评价标准,确保任务的可操作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灵活调整任务难度,差异化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的挑战中获得成长。

二、节日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策略创新与方法探索

(一)情境化教学策略的多维度构建与应用

情境创设是节日文化教学的关键环节,多感官、立体化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教室环境布置融入节日元素,红灯笼、窗花、月饼模型等实物营造节日气氛。多媒体技术再现节日场景,舞龙舞狮的视频、民俗音乐的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化身节日人物,"嫦娥奔月"剧本表演、"包粽子大赛"实践体验使学习充满趣味。虚拟现实技术带来全新体验,VR 眼镜中的"云游故宫过大年"让学生穿越时空感受皇家节日盛况。跨学科融合拓展情境边界,美术课的节日海报设计、音乐课的节日歌曲学唱丰富了文化体验。立体化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语言学习提供了真实的交际场景。

(二)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深度实践与成果展示

"节日文化探究"项目贯穿整个学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研究一个传统节日。项目启动阶段,各组选择感兴趣的节日并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分工和进度安排。资料收集环节,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搜索、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第一手材料。成果创作阶段,每组产出多样化作品:节日起源调查报告展示研究能力,节日诗词集锦体现文学素养,节日美食制作视频记录实践过程,节日文化小报综合呈现学习成果。展示交流环节采用"节日文化博览会"形式,各组布置展位、讲解作品、互动体验,在分享中深化理解。项目评价注重过程性和多元化,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关注合作能力、创新思维、文化理解等多个维度。

三、教学实践的成效评估与深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学习成效的实证分析

评价体系涵盖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教学效果。知识维度通过节日文化知识测试、诗词背诵比赛等形式检验学生的文化积累。能力维度重点考察语言运用能力,节日主题写作、口语表达展示、阅读理解测评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情感维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记录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变化。为期一学期的实践数据显示:学生的节日文化知识掌握率提高了 35% ,主题写作平均分提升了12 分, 92% 的学生表示更加喜爱传统节日。质性分析发现,学生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家长反馈孩子主动参与家庭节日活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得到促进。

(二)教学模式的优化迭代与推广应用的实践探索

基于实践反馈持续优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四步循环"的改进机制:诊断问题、调整策略、实施改进、效果验证。针对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增加了游戏化元素和竞赛机制。应对任务难度把控不准的挑战,建立了任务难度分级标准和个性化任务库。回应家长参与不足的现状,开发了"亲子节日任务"和家庭文化实践指导手册。优化后的模式在年级推广应用,形成了可复制的操作范式。校际交流活动分享了实践经验,兄弟学校的借鉴应用验证了模式的普适性。区域教研活动将该模式作为典型案例,推动了区域内语文教学改革。持续的优化迭代让教学模式更加成熟,为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以节日文化为载体的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实现了文化传承与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实践证明,精心设计的任务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体验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节日文化教学创新,开发更多元的任务类型,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生动课堂。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参与到这一探索中来,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王宁,李山.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设计理念与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04):58-65.

[2] 张华,刘晓明.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4,46(03):72-78.

[3] 陈琳,赵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23,44(08):113-120.

[4] 李梅,孙晓雨.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模式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4,44(02):94-101.

[5] 周燕,马文静.节日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开发与应用[J].语文建设,2023,39(11):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