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品牌创建引领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成效

作者

张燕

四川省能投会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会东 615200

一、引言: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中,破解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问题,将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转化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

二、研究对象概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在岗职工80 余人,队伍呈“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特征,硕士研究生5 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90% ;35 岁及以下员工占比 70% ;获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比 76% ,持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占比 60% 。

经营业绩方面,公司总装机规模约 80 万千瓦,年发电能力约 30 亿千瓦时;产值、收入及利润连续多年稳步增长。

(二)公司党组织建设基础

公司成立支部委员会(党员占比 26% ),下设机关党小组与运维党小组,形成“支部统筹、党小组联动”组织架构。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企业全面发展”为核心,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2021 年创建“党旗领航·活力运维”党建品牌。

二、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背景与目标

(一)政策与时代背景

国家层面,坚持党对国企集中统一领导是国企改革发展根本原则。行业层面,新能源产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通过党建凝聚力量、破解难题。

(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随公司规模扩大与业务拓展,传统“重业务、轻党建”公司倾向显现,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部门协作有壁垒,员工归属感与凝聚力待提升。如何激发党员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是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融合目标定位

基于政策要求与自身需求,公司明确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目标,通过党建品牌创建,锻造“政治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人才队伍;通过生产一线党建活动,打破业务与党建边界,实现“党建促业务、业务强党建”双向融合。

三、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创新实践路径

公司围绕“做强做大新能源产业”大局,结合年轻员工占比高、业务聚焦风电运维的特点,从六个维度创新党建融入生产经营路径:

(一)塑造特色党建品牌

设计“党旗领航·活力运维”党建品牌名称与标识,通过品牌具象化,强化党员与员工对“党建+业务”融合的认知。

(二)创新学习宣教模式

打破“照本宣科”传统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游戏化学习,开展答题闯关等团建活动。竞赛式学习:举办“党建 + 业务”知识竞赛。

(三)搭建党建业务融合载体

构建“责任区+先锋队 .+ 示范岗”融合载体:划分示范责任区,按风电场区域分解生产任务,设公司“党员示范责任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在重点项目中组建党员先锋队,攻克设备调试等难题。设置党员示范岗,在运维班组设“党员示范岗”,要求党员在技术攻关中带头冲锋。

(四)践行社会责任

将社会责任作为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延伸触点”,开展志愿服务:赴地方乡镇、社区开展“风电科普 ⋅+ 安全用电”讲座,覆盖群众超 2000 人次。与偏远学校结对,每年捐赠学习用品、图书,党员定期“一对一”辅导贫困

学生。极端天气时,党员带头参与电力保障,确保居民与企业用电安全。

(五)拓宽宣传渠道

利用“线上平台 + 线下渠道”宣传资源,讲好党建融合故事:线上平台,向主流媒体及集团公众号推送党建经验稿件、党员先锋事迹、生产经营成果。线下渠道,在公司营地、升压站设“党建文化墙”。

(六)完善硬件保障

严格列支党建经费,用于阵地建设与活动保障:建设党员活动室,配备党建书籍;打造职工书屋,购置技术、管理类图书,实现“党建与业务学习”资源共享;优化活动经费管理,向生产一线倾斜,保障党小组开展“现场党课”“运维交流”等活动。

四、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实践成效

2021 年党建品牌创建以来,公司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双向赋能”,成效显著:

(一)团队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显著提升

多元化党建活动参与率超 95% ,跨部门党建项目打破沟通壁垒,员工理解与信任度提升;党建品牌理念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员工离职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党组织建设质量持续优化

制度体系更健全,制定《党建工作制度汇编》,涵盖 15 公司项制度。率先完成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建考核稳居上级集团前列,多次获“先进党支部”。所属风电场获“无故障风电场”等荣誉,党建工作获行业与集团认可。

(三)生产经营指标实现稳步增长

近年,营业收入、利润年均正增长,2024 年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完成总装机 30.48 万千瓦风电场建设,占公司成立以来总装机规模的 37% ;所属风电场利用小时数年均高于全国风电平均水平,累计发电量突破 140亿千瓦时,为“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五、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企业特点”导向

党建融合需结合企业属性、业务特点与队伍结构。公司立足“高山风电运维”业务核心与“年轻员工多”的队伍特点设计活动,使党建符合政治要求、贴近实际,启示国企党建需“从实际出发,为发展大局服务”。

(二)坚持“全域覆盖”原则

党建融合关键在“全员参与、全领域渗透”。公司将党建触角延伸至生产各环节,以党员示范带动全员,形成合力,表明只有激活每一名党员、覆盖企业全域,才能将党组织“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

(三)坚持“质量优先”标准

党建活动重“实效”而非“数量”。公司学习宣教以“提素质”为目标,项目攻坚以“解难题”为导向,社会责任以“真帮扶”为原则,启示国企党建需“重质不重量”,以实效检验融合成效。

六、结论

实践证明,国企只要坚持“以实际为基础、以经营为目标、以党员为引领、以实效为检验”,就能破解“两张皮”公司问题,让党建成为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未来,新能源国企可进一步探索“党建 + 技术创新”“党建 绿色发展”等新路径,为“双碳”目标与国企改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教程公司[M].公司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公司.年度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公司[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