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
江晨
昆明市官渡区北京八十学校 650200
项目化学习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成功重构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在项目中,教师精心引导规划,为学生搭建探索桥梁;学生则化身主动学习者,积极投入资料搜集、讨论交流与成果创作。这种模式打破传统束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魅力,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使课堂充满生机。
一、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化学习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革新性的转变,其以学生饶有兴致的真实问题作为核心导向,精心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与探索性的学习场域。在这一学习模式下,学生摆脱了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转而以主动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其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借助合作探究,与同伴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精准契合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原本单调枯燥的语文知识变得鲜活灵动、趣味盎然,学习过程也由此充满吸引力。在这样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氛围里,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
(二)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项目化学习的全新教学范式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转变。他们不再高高在上地充当知识的绝对权威,而是以学习引导者、合作者与参与者的多元身份融入教学进程。教师如同一位智慧的领航员,在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中,适时地给予方向指引与方法点拨;又似亲密无间的伙伴,与学生并肩作战,共同攻克项目难题。而学生则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翁。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羽翼,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主动地去挖掘、去思考、去实践,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们在自主决策中增强责任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思维视野,在探究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真正成为了学习的核心主体。
二、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塑造正确价值观
在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创设优质教学情境是关键。它不仅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还能助力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良好品质。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联系生活形成同理心与正确价值观。
以《为人民服务》教学为例,教师引入项目式学习,将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核心目标。课前,教师抛出问题“生活中哪些职业默默为人民服务”,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循环播放医生、护士等职业图片。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社区调研,采访身边默默奉献者并撰写报告,锻炼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随后,教师组织“红色故事会”,鼓励学生结合张思德事迹与“七一勋章”获得者案例制作手抄报并宣讲,引入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时代“为人民服务”的形式。项目成果展示环节,设置“青少年服务方案设计大赛”,让学生制定校园垃圾分类或社区助老方案,将文本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巧设驱动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项目化学习里,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是提升学习成效的核心要素。其关键在于紧扣课程目标与项目主题,提炼出兼具探究价值与教育意义的核心问题,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认知挑战。优质的驱动性问题需具备开放性,能触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同时精准聚焦学科核心概念,助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搭建认知桥梁。采用螺旋式问题设计策略,可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借助结构化问题支架,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知识建构流程,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以《少年闰土》教学为例,教师可设置系列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如:“若你和闰土是朋友,会一起做哪些童年趣事?他讲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为何让‘我’向往不已?”“对比成年与少年闰土,他有哪些变化?是什么让曾经活泼的他变得沉默寡言?”“结合课文中的‘高墙’和‘四角的天空’,谈谈你对旧社会阶级差异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说说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这些问题从学生童年视角切入,有助于剖析闰土的人物形象,通过今昔对比引发对社会环境的思考,让学生理解鲁迅对自由天性的赞美与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批判,使经典文学作品与学生成长体验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顺利开展。
(三)以开放主题,助力学生思维发散拓展
在项目式学习模式下,教师需独具匠心,为学生量身打造“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学习主题。这如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思维的天窗,让他们得以突破课本的固有框架,将语文知识巧妙融入真实生活。
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主题任务,并通过多元方式呈现。比如学习描写传统节日的课文时,布置“探寻家乡特色节日习俗”的主题,让学生通过采访长辈、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实践过程中,教师创设生活化场景,如模拟一次家庭聚会筹备,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有的学生关注食材采购,有的思考活动流程安排。这种开放式学习体验,能充分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多维度剖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起灵活且富有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项目化学习打破学科与生活的壁垒,巧妙地将学科知识融入现实情境,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聚焦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蜕变。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恺琳.小学语文教学项目化学习策略探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11).
[2]梅一枝.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探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