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个性化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王淑雯

安化县紫薇中学 湖南省 益阳市 413500

引言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开始朝个性化、多样化方向走,学生写作时怎样表达独立思想、展示个性化语言能力,成了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核心,教材使用中,创新教学方式、建立有效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个性化表达潜力,这是教学实践的关键。找到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写作教学策略,能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为语文教学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一、依托教材挖掘个性化表达素材

(一)从经典文本中提取个性化表达的灵感

教材精心挑选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覆盖了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类文体,也包含了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技巧,这些经典文本不只是能帮助学生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还为他们提供了表达内心情感与个人思想的独特方式,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这些经典作品里面汲取个性化表达的灵感,仔细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刻画手法、情节发展脉络和语言运用特点,学生可以慢慢学会用细腻的描写来传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生活体验。经典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语言风格和独特深刻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创作空间,也鼓励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融入个人情感和独立思考,深入理解这些作品,学生

能够切实提升写作技巧,还能有效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从而真正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二)结合单元主题拓展个性化素材积累

教材每一单元的阅读材料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展开,里面既有对情感体验的细腻表达,也包含着对各类知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在学习这些单元内容时,完全可以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情感体验,不断拓展自己的写作素材积累,对单元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充分讨论,学生能够逐步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库。这些素材不光来源于课本里的内容,还可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社会现象、身边人物、自然景象等进行的细致观察和深度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主题,积极鼓励他们把个人那些独特的见解融入到写作当中,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个性化表达。

(三)利用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关联生活素材

课后练习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里的观察与感受,和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帮他们积累下个性化的写作素材,教师能要求学生结合某一单元的具体写作任务,去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发生的人物故事或是不同的自然景象,再用教材里的写作方法进行细致描述与深入思考。生活素材和课文内容相互联系,学生便能更深入理解并运用写作技巧,也能激发独立思考和主动创作的兴趣,这种方法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帮他们慢慢形成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他们在写作中注入真实的情感与个人独有的视角,进而提升作文的独创性与思想深度。

二、优化教学环节保障个性化表达能力培养

(一)创新教材的写作教学形式

教材设置多样写作任务,采用灵活形式,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换角度构思创作,写作单元内,常规作文任务之外,创意写作、命题作文、小组合作写作等穿插其中,带动学生课堂内外尝试多元化表达,教学现场,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分组讨论,迸发创意与灵感,写作实践性和趣味性随之增强。创新写作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多样练习里找到适配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慢慢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写作风格,这样的安排让写作不再局限于固定框架,学生提笔时思路更开阔,下笔时内容更贴近自身认知,文字也因此有了更多可能性,课堂内外的写作练习都成为探索自我表达的途径,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让写作真正成为一种自然的表达习惯。

(二)构建鼓励个性化表达的评价机制

传统写作评价偏重语言规范和格式要求,对学生个性化表达缺乏鼓励,教材写作评价体系看重学生写作思维独立和表达方式创新,评价学生作文,教师关注内容完整与逻辑,也留意情感真实表达、视角独特、语言个性运用,开放性评价标准可让学生自由表达个人思想感受,不必困于标准化写作模板。评价标准适当放宽,关注学生写作中运用独特语言技巧、修辞手法、创意元素呈现主题的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教师可引入同行互评、自我反思,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取反馈,拓展写作视野,提升表达能力,灵活多元的评价机制,充分激励支持学生个性化写作,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三)搭建展示学生个性化作品的平台

教材鼓励为学生搭建写作作品展示平台,激发写作热情,帮他们树立自信,提升表达欲望,课堂上的即兴分享、校园文学杂志的专栏刊登、各级写作比赛的参与投递,都能让学生的文字获得更广泛呈现,教学过程中,定期组织作品展示活动,邀请同班同学、其他班级伙伴甚至家长参与评议交流,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的力量,增强写作动力,也能借由他人的视角发现作品中的可改进之处。教材鼓励学生把生活里的点滴体验、内心的情感起伏、对事物的独特看法都写进文字,展示平台的搭建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广阔舞台,让这些创作被更多人看见、认可,教师还能借助班级博客、学校公众号、校园文化墙等网络与实体渠道,拓宽作品展示的路径,让更多人领略学生文字里的创意与个性,学生的作品是写作水平的直观体现,更能在被阅读、被讨论的过程中产生实际价值,这种价值感会进一步点燃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推动个性化表达能力不断提升。

结语

教材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对个性化表达培养策略的探讨,明确了创新教学形式、评价机制及素材积累的分量,个性化表达让学生语言能力得到提升,更带动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生长。经典文本的品读、写作结构的灵活规划、情感的自然流淌,让学生落笔时能更清晰展现个人特质与思想深度,这些策略落到实处,写作教学质量随之提升,助力学生各方面成长,也为往后语文教育铺就新的方向与思路。

参考文献

[1]向红林.基于交际语境理论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4.

[2]李淑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