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超薄磨耗层在车辙病害处治中的应用
袁稳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周口分公司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涌现了大量新型路面结构和材料,比如功能性沥青路面等,然而,在超载超载、自然因素等作用下,给路面养护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车辙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病害形式,若处理不当,势必会加重病害程度,甚至会危害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预防性养护技术可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其中,超薄磨耗层技术具有强度高、成本低、工期短以及耐久性好等优势,在路面车辙病害处治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为此,开展车辙病害成因及超薄磨耗层养护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车辙病害成因
为了更好地控制车辙病害,必须对其成因有所了解,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车辙病害的成因主要在于气候、交通、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具体如下:
1、气候方面
在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中,气候因素十分关键。尤其是高温和雨水的影响,一方面,在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极易出现软化情况,其原因在于高温较高时,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效果,以及降低其抗剪切能力,进而出现车辙病害。另一方面,对于车辙而言,当雨水沿着裂隙渗入路面结构内部时,将会减弱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粘结效果,从而出现松散、掉粒等问题,这也是形成车辙的原因之一。
2、交通荷载方面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重型车辆的增多,沥青路面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超载车辆对路面造成的破坏是正常载重车辆的数倍。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车辆对路面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公交车、大型货车等重型车辆由于其轮压较大,往往会在同一车道反复行驶,从而加剧该车道的车辙深度。车辆启动和刹车时产生的横向力也会使沥青混合料发生位移,进一步加重车辙病害。
3、设计方面
设计是否合理,对车辙病害而言很重要。若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实际交通状况和环境条件,可能会导致路面承载力不足,从而引发车辙问题。除此之外,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同样会引起车辙。比如说,若级配过小,那么,在高温环境中,沥青混合料则会出现流淌现象;反之,若级配过大,则会影响路面的平整性。为此,必须做好路面级配设计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4、施工方面
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工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主要施工工序包括拌和、摊铺、碾压等,第一,拌和施工时,若拌和时间、拌和温度控制不好,势必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甚至是出现材料花白、离析现象;第二,摊铺施工中,摊铺速度、摊铺温度控制不到位,则会影响摊铺的平整性,进而产生车辙;第三,碾压施工时,一旦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必定会引发质量问题,比如说,压实度不足的情况下,将会加大路面空隙率,从而产生渗水等问题。
5、材料方面
材料的选择和性能对于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沥青作为结合料,其品质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整体性能。改性沥青相较于普通沥青具有更高的软化点和更好的抗剪切能力,因此在车辙易发路段通常推荐使用改性沥青。然而,市场上部分劣质改性沥青产品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二、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为双向四车道,通车运营多年后,路面局部位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病害类型为车辙、拥包等,随着通车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对路面的正常行车功能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需进行大范围地养护维修,经多方考虑,决定采用超薄磨耗层进行车辙病害处治。
三、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要点
1、拌和。拌和施工时,需根据配合比设计要求做好混合料拌和工作,在原材料使用当中,需做好各项材料温度控制,当矿料温度达到规定范围后,便可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按量投放到拌缸,随后将矿粉等材料按量投放,作 10s 干拌处理。完成后按照油石比将基质沥青投放到拌缸,并进行45s 湿拌。保证拌和施工后,检查成品料的外观,避免出现花白料等问题,同时还要对其油石比、配合比进行详细检查。
2、运输。热混合料粘度较大,易与运输车车厢厢壁粘着,增大卸料难度,一般采用植物油或者肥皂水喷洒,防治上述问题发生。混合料应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温度下运输到工地现场并完成压实。离析、团块、温度过低或者雨水淋湿等出现问题的混合料不得再进行铺筑,应予以废弃。连续摊铺时,运料机与喂料机相隔在 10~30cm 比较合适。卸料时,运料机应当挂空挡,依靠摊铺机推动前进,运料车上的残料不得在施工断面上清理。
3、摊铺。当温度为 60~80∘C 时,便可喷洒粘层油,准确计量喷洒量,保证符合规定要求,同时确保路面摊铺的均匀性。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可在每平方米1L 控制混合料喷洒量。完成粘层油喷洒施工后,即可进行摊铺施工。摊铺过程中,同样要控制好摊铺温度。摊铺机料斗受料前可适当涂抹一层柴油,避免混合料粘黏料斗。自卸车向料斗内缓慢卸料时,摊铺机推动自卸车前行,保证摊铺质量。摊铺时,做好摊铺速度控制,可控制在每分钟 9~12m 之间。摊铺机施工当中,两台机械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保证摊铺连续、不间断,尽可能减少停机次数。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根据试验路段试铺、试压等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4、碾压。按照“ 先轻后重、先边后中” 的原则进行碾压施工,在整个碾压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比如“ 双钢轮压路机 .+ 胶轮压路机”的组合方式。其中,初压、复压阶段可选择双钢轮压路机,从而实现快速形成初始密实度;而终压施工中,则可以选择胶轮压路机,消除明显轮迹。
5、施工缝处理。(1)纵向接缝。尽可能相同一天进行横断面罩面摊铺,通常情况下,可选取垂直热接缝方式施工。如摊铺时交通不中断,则整个断面无法在同一天完成摊铺施工,此时将产生纵向冷接缝。这种情况下,可按照以下方式处理,首先,混合料前一天摊铺宽度可多出5 到10cm;其次,当天摊铺混合料前,可先刨除多摊铺的混合料,且在两个车道间标线位置设置纵向接缝。(2)横向接缝。选取垂直平接缝。与路中线垂直,且将端部切除,并将粘层油涂抹到切面和底面上。摊铺施工中,接缝需选取热料预热,整平施工以人工施工为主,随后选取压路机横向碾压作业。先对新铺层15cm 进行碾压,按照斜向方式碾压新铺混合料,随后按照纵向方式碾压,以此保证碾压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性能和行车安全。车辙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车辙病害会导致路面不平整,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为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案,超薄磨耗层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将其用于路面车辙养护施工,可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照东.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及防治对策分析.中外建筑,2020(02):185-186.
[2]孙云龙.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华东公路,2015(03):30-32.
[3] 王佳宁.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 北方交通,2017,(7):116-118.
[4]林绵枫.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材料特性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6).73-75.
[5] 罗又元.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养护标准及养护对策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9,(1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