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理念在道路桥隧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曹帅
身份证:210727199604256612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桥隧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然而,传统施工模式往往伴随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压力。绿色施工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破解这一矛盾,它强调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以环保为前提,以资源节约为核心,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实现施工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道路桥隧工程,不仅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绿色施工理念的核心内涵与重要意义
(一)绿色施工理念的核心内涵
绿色施工理念并非简单的环保措施叠加,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工程管理思想。其核心内涵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过程可控三个层面。资源节约强 过程中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建材及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环境友好注重降低施工对周边生 扰,如控制扬尘、噪声、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过程可控则要求通过全流程的动态管理,确保绿色施工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施工各环节的低碳化、生态化。
(二)道路桥隧工程的绿色施工特点
道路桥隧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这使其绿色施工面临特殊挑战。一方面,工程往往穿越山区、河流、城市建成区等不同环境敏感区域,需针对性制定生态保护方案;另一方面,桥梁和隧道施工对材料消耗量大、能源需求高,且易产生大量弃渣、泥浆等废弃物,对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桩基施工等环节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生态破坏,需将生态防护纳入施工全过程。
(三)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
推行绿色施工对道路桥隧工程具有多重意义。从生态效益看,可显著降低施工对周边植被、水体、空气的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从经济效益看,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能耗降低,能减少工程成本,提升项目的综合收益;从社会效益看,绿色施工有助于改善施工区域的人居环境,减少施工扰民问题,增强公众对工程建设的认可度,同时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管理模式创新,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施工理念在道路桥隧工程中的应用
(一)技术创新: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关键支撑。在道路工程中,可采用温拌沥青技术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废气排放,推广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环保工艺减少路面施工污染;在桥梁工程中,应用模块化预制拼装技术,减少现场浇筑带来的粉尘和噪声,同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降低水泥用量,减少碳排放;在隧道工程中,推广盾构施工技术替代传统矿山法,降低对周边地层的扰动,通过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实现施工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弃渣再生技术生产再生骨料,减少固体废弃物堆积。
(二)管理优化:绿色施工的全过程管控
管理优化是确保绿色施工落地的重要保障。在施工准备阶段,需编制专项绿色施工方案,明确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目标和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理念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扬尘、噪声、废水等指标,对超标情况及时预警并整改,同时加强材料管理,推行限额领料制度,减少建材浪费;在竣工阶段,做好施工场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如土地复垦、植被补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确保工程周边环境恢复至施工前水平或更优状态。
(三)协同协调:多方主体的绿色施工参与
绿色施工的实现需要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主体的协同配合。业主应将绿色施工要求纳入项目招标和合同管理,明确各方责任;设计单位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进行生态评估,优先采用环保型设计方案,如优化线路走向避开生态敏感区;施工单位作为实施主体,需严格执行绿色施工方案,配备必要的环保设备和人员;监理单位需加强对绿色施工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此外,还应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施工的良好氛围。
三、绿色施工理念实践中的挑战与发展方向(一)当前实践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绿色施工理念已逐步推广,但在道路桥隧工程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部分企业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不足,存在重成本轻环保的倾向,缺乏主动推行绿色施工的动力;二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存在瓶颈,部分先进技术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三是缺乏统一的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各地区、各项目的评价指标不一,影响了绿色施工效果的量化评估;四是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技能有待提升,对环保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不足,导致技术措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推动绿色施工的发展方向
针对上述挑战,未来绿色施工的发展应聚焦三个方向。其一,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通过出台补贴政策、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成本,同时完善绿色施工标准体系,统一评价指标和验收规范;其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施工技术和设备,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其三,强化人才培养,将绿色施工知识纳入工程建设相关专业的教育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升行业整体的绿色施工素养。
(三)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的融合
智慧建造为绿色施工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二者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优化施工方案,实现资源的精准调配;利用 BIM 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提前识别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借助无人机巡检和传感器监测,能实时掌握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标,为绿色施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此外,智慧建造平台可实现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提升协同管理效率,推动绿色施工从被动执行向主动优化转变。
结束语
绿色施工理念在道路桥隧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是工程建设领域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多方协同,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尽管当前实践中仍面临认识不足、技术瓶颈等挑战,但随着政策支持的加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智慧建造的融合应用,绿色施工必将在道路桥隧工程中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推广。未来,需持续深化绿色施工理念,推动行业从传统施工模式向生态友好型模式转型,为构建美丽中国的基础设施网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延冬. 新型材料在道路、机场与桥隧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运输经理世界, 2025, (12): 151-153.
[2]李洪永. 绿色施工技术在交通建设工程中的难点及策略分析[J].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 20 (02): 123-126.
[3]田浩. 山东省路桥集团:养护主打绿色 桥隧攻克难关[J]. 山东国资, 2023, (07):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