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加减法结构化教学新途径

作者

陈美霞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棠口中心小学 352305

结构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分析、归纳与整理,通过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体系,形成新的结构认知。如此,学生便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教学更注重建立在数学知识体系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加减法的内容主要有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法。教师通过结合相应的加减法知识点开展结构化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切实感受到结构化学习的优势。

一、创设生活情境——应用的结构化

结构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提升思维水平。由于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且结构化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因此,在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对生活情境的创设,以此实现加减法知识应用的结构化[1]。如此,学生便可以拥有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分蛋糕” 。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展示圆形蛋糕被平均切成若干份,每一份都标记一个分数。而后,学生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 假设今天是你的生日,你邀请了几位好朋友来家里庆祝,这个蛋糕需要平均分给每个人,那么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呢?”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上的拖拽功能,动态展示将蛋糕分成不同份数的方法,并标记出每个人应得的分数。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再来一位朋友,应该如何重新分配蛋糕呢?每个人又能分到多少呢?” 此时,学生便会思考运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此时,学生便可以将分数加减法的结构化知识点与已有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深入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本质。

二、小组合作学习——算理的结构化

小学数学加减法结构化教学更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探索加减法的算理,从而加深对结构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和协作,共同解决结构化的问题。如此,不仅可以提高结构化教学效果,也可以对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可以实现算理的结构化[2]。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练习题包括简单的小数加减,如 ,也包括稍微复杂的,如 12.75-6.48。题目设计应涵盖不同难度,以检验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掌握的不同层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独立解题,而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思路。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有的小组在计算 时,直接得出0.8,而有的小组则得出0.08。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讨论:

“ 为何会出现 0.08 的错误答案?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便会发现,小数点对齐是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只有确保小数点对齐,才能够正确进行加减运算。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 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计算原理上是否存在共通之处?” 通过深入讨论,学生便会发现,结构化学习不仅限于单独的知识点,而是要将整数、小数加减法看作整体,在计算原理上存在共通性,即都需要遵循“ 数位对齐,从低位开始加减” 原则。如此,学生便能够在对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进行回顾与关联的基础上,实现对小数加减法新知识的内化与整合,从而深化对加减法算理的结构化理解。

三、强化解题训练——算法的结构化

解题训练是深化学生对加减法知识理解,结构化教学不但需要强化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技巧的掌握,还需要注重算法的结构化教学[3]。所以,在小学数学加减法结构化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重结合结构化教学的特点,基于实际的加减法结构化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关的练习题,使得学生可以在解题训练中夯实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有效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例如,在教学“ 整数加减法” 的整合化内容时,教师可以将“ 20 以内的整数加减法” “ 100 以内的整数加减法” 以及“ 多位数加减法” 等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设计由易到难的练习题。学生可以先从简单的20 以内整数加减法开始练习,逐步过渡到 100 以内整数加减法,最后挑战多位数加减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虽然数字的大小在变化,但结构化的加减法计算原理存在较大的相似之处,即相同数位相加减。学生通过对练习题进行逐一解答,可以逐步建构起整数加减法的结构化知识体系,使得新知与原有知识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结构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加减法结构化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强化解题训练,可以实现应用的结构化、算理的结构化以及算法的结构化,进一步提高学生高阶思维水平,使得学生可以提高结构化学习能力,深入理解加减法的本质。教师应注重掌握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科学开展结构化教学活动,并加强教学反思,从而实现对教学方案的优化与调整,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跃明.结构化提问: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新样态[J].小学教学参考,2024,(32):87-89.

[2]李庆恩.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1):92-94.

[3] 金润珊. 小学数学加减法的结构化教学策略[J]. 理科爱好者,2022,(04):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