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文关怀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

张虎

河南省沁伊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员工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组织运行逻辑。尤其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增强组织凝聚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与此企业内部员工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员工不仅关注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更注重工作环境中的尊重、理解和支持。这一趋势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将人文关怀融入组织建设之中,以提升党建工作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通常指在社会活动和组织管理中对个体人格、尊严、价值以及情感需求的尊重与关注。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人文关怀体现为党组织在制度设计与实际操作中对员工的全面关怀,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支持,也涵盖精神层面的引导与激励。其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将人视为组织发展的核心资源,并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促进组织与个人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企业内部形成稳定和谐的文化氛围。它有助于提升员工归属感。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心理支持系统,党组织能够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调整情绪状态,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二、基层党建的功能定位

1、组织建设。基层党建工作是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环节,承担着构建稳定组织体系、推动管理体系完善的重要职责。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体现在党组织的设置优化、党员队伍的发展与管理以及工作机制的健全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企业能够有效实现党的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2、思想引领。思想引领是基层党建的关键职能之一,旨在通过党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增强思想政治认同,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保持一致。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企业的传播与落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导作用。通过开展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线上微党课等多种形式,基层党组织能够持续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3、凝聚力量。基层党建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凝聚各方力量,促进企业内部的团结协作与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时,党组织作为连接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桥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协调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困难帮扶、文体活动等方式,基层党组织能够在提升员工归属感的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三、人文关怀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一,提升员工认同感与归属感。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引入有助于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党建工作的核心在于凝聚人心、引导思想,而人文关怀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发展,企业党组织能够有效拉近与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

第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灌输为主,缺乏针对性与互动性,导致教育效果有限。而融入人文关怀元素后,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员工实际需求,使党的理念更易于被接受。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也强化了基层党建的影响力。

第三,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组织稳定。企业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价值观的引导,而人文关怀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企业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基层党组织作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关爱员工的实践活动,如节日慰问、生日祝福、健康体检等,体现组织的温度与人文精神。比如建立“ 员工关怀日” 制度,每月固定一天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子女教育咨询等服务,人这样不仅能增强员工幸福感,也有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人文关怀的实践能够有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关注员工的成长需求,党组织在员工心中的形象将更加亲和有力。

第五,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人文关怀正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员工关怀机制,企业能够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而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四、人文关怀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策略

1、完善党员关怀激励机制

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应建立系统化、常态化的党员关怀激励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工作,关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增强组织归属感。例如,部分国有企业已推行“ 党员生日慰问” 制度,在党员政治生日当天赠送书籍或纪念品,并附上党组织的寄语,以增强仪式感和荣誉感。可设立“ 优秀党员表彰基金” ,对表现突出的党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激发基层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

2、构建员工帮扶服务体系

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将人文关怀延伸至普通员工群体,构建覆盖全面、响应及时的员工帮扶服务体系。针对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如经济压力、家庭变故、子女教育等问题,可通过成立“ 党员志愿服务队”或“ 职工互助基金” 等形式提供帮助。例如,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设立了“ 爱心援助通道” ,为受疫情影响的员工提供临时生活补助与心理咨询服务,有效缓解了员工焦虑情绪,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忠诚度。此类做法体现了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温度与担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内部关系氛围。

3、推进党建与员工发展的深度融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基层党建应与员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组织建设与个人成长同频共振。可以通过建立党员导师制、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方式,发挥先进党员的榜样带动作用,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党组织应积极搭建学习平台,联合人力资源部门开展技能培训、职业规划讲座等活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一些企业党委牵头组建“ 数字化人才孵化营” ,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帮助员工掌握前沿技术,不仅提升了员工竞争力,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力。这种融合式发展模式,有助于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双赢。

4、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构建有温度、有活力组织环境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文化的建设应以党建为核心引领,融合企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形成具有独特标识的文化体系。可以在党建活动中引入“ 红色文化墙” ,通过展示党的光辉历程、优秀党员事迹以及公司发展历程,营造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这不仅增强了员工的文化认同,也激发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研究表明,一个富有正能量的文化氛围能够显著提高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和工作满意度,进而促进组织内部的稳定与发展。通过设立“ 党员先锋岗” 、“ 先进党支部评选” 等活动,进一步将党建文化渗透到日常工作之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推动组织凝聚力的整体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应关注人“ 心” ,使“ 人文关怀”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员工削减工作负荷和心理负累,让他们轻装上阵,大胆而公正、轻松而全力去创造价值,为企业生产与发展创造更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博.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活力探析. 东方企业文化,2021(S1)

[2] 于苗苗.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质效的方法探析. 山东国资,2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