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制剂使用依从性干预研究
姚浩明
青海红十字医院药学部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制剂使用依从性直接影响疾病控制效果。目前临床依从性普遍较低,亟需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本研究旨在评估综合干预方案对提升 COPD 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为临床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6 月至 2025 年 6 月医院收治的 COPD 患者 30 例,年龄48~75 岁,平均( 61.2±7.8 )岁,其中男性17 例( 56.7% ),女性13 例( 43.3% );病程 2~12 年,平均( 5.8±2.9. )年;肺功能分级:Ⅰ级 6 例( 20.0% ),Ⅱ级 14 例( 46.7% ),Ⅲ级8 例( 26.7% ), IV 级2 例( 6.6%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 P>0.05) 。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指导(发放说明书、口头讲解);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
(1)个性化教育(药师一对一演示吸入技术,每周 1 次);(2)用药提醒系统(微信每日推送用药时间及技巧);(3)定期随访(每月电话核查用药记录)。
1.3 观察指标
采用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估基线及干预后依从性,评分 ≥6 分为依从性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 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 x±s )的数据。以 % 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 χ2 检查数据;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COPD 患者吸入制剂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
在 30 例患者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15 例),干预组依从性改善 11 例( 73.3% ),对照组改善3 例( 20.0% )。病程≤5 年、接受吸入技术培训、家庭支持度高是依从性改善的显著影响因素( P<0.01)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改善的单因素分析 [n(%)]

2.2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依从性改善为因变量,单因素中 P<0.1 的变量纳入分析(自变量赋 值见表 2)。结果显示,技术培训(OR=3.12)和家庭支持(OR=2.45)是独 立影响因素(P<0.001)。见表 3。


3 讨论
综合干预措施显著提高了 COPD 患者的吸入制剂用药依从性,验证了个性化教育、智能提醒和定期随访相结合模式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再次证实系统性干预对改善慢性病患者用药行为的重要性。特别是技术培训和家庭支持的关键作用,反映了 COPD 患者管理的社会心理需求。然而,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较短,可能影响结果的推广性。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并探索互联网 + 医疗等创新干预模式。建议临床工作中将此类综合干预方案纳入COPD 患者的标准管理流程,同时重视患者教育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以实现长期治疗效果的优化。
结束语
综合干预可显著提高 COPD 患者吸入制剂使用依从性,建议将个性化教育、智能提醒和定期随访纳入常规管理,以优化长期治疗效果。未来需进一步验证干预措施的持续性和普适性。
参考文献
[1]贺有瑞.延安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吸入制剂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D].延安大学,2023.
[2]江涛源,黄丽平,林明瑜.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