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水技术应用及优化

作者

白旭

公民身份号码210113199601265221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其给排水系统的用水量巨大,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给排水系统的水资源消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应用节水技术并不断优化,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节水技术的应用还能降低建筑运营成本,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保护也有积极作用。

1.建筑给排水系统用水浪费问题分析

1.1 给水系统压力不合理

在建筑给水系统中,如果供水压力设置过高,会导致水流速度过快,超出用水器具的正常使用流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例如,一些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为了满足顶层用户的用水需求,往往将底层供水压力设置过大,使得底层用户在使用水龙头、马桶等器具时,出现水流飞溅、冲洗水量过大等现象。

1.2 节水器具普及率低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各种类型的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马桶、节水型淋浴喷头等,但在一些建筑中,尤其是老旧建筑,节水器具的普及率仍然较低。传统的用水器具存在设计不合理、密封性能差等问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滴水等现象,长期积累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1.3 排水系统水资源回收利用不足

建筑排水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利用的水资源,如雨水、生活污水等。然而,目前大部分建筑的排水系统只是简单地将污水排放到市政管网中,没有对这些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雨水可以直接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冲厕、洗车等非饮用水用途,但这些潜在的节水途径在实际应用中却很少得到实现。

1.4 热水供应系统热损失大

在建筑热水供应系统中,由于管道设计不合理、保温措施不到位等原因,热水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损失。为了保证用户在使用热水时能够及时得到合适温度的热水,热水系统需要不断地循环加热,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例如,在热水管道较长的情况下,用户在打开热水龙头后,需要先排放一段时间的冷水才能得到热水,这部分被排放的冷水就被白白浪费了。

2.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用节水技术应用

2.1 给水系统节水技术

2.1.1 合理设计给水压力

根据建筑的层数、高度和用水器具的要求,合理设计给水系统的压力。可以采用分区供水的方式,将建筑分为不同的供水区域,每个区域设置合适的供水压力,避免底层供水压力过大。同时,安装减压阀等压力调节装置,对供水压力进行实时调节,确保用水器具在合适的压力下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1.2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加大对节水器具的推广和应用力度,选用具有节水功能的水龙头、马桶、淋浴喷头等用水器具。例如,节水型水龙头可以通过采用陶瓷阀芯、限流装置等技术,减少水的流量;节水型马桶采用双冲水量设计,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选择大、小水量冲洗,有效降低冲厕用水量;节水型淋浴喷头通过优化喷头结构,使水流更加均匀细腻,提高洗浴舒适度的同时减少用水量。

2.2 排水系统节水技术

2.2.1 雨水收集利用

在建筑中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地面等部位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景观补水等。雨水收集系统一般包括雨水收集装置、过滤装置、储存装置和回用装置等部分。通过雨水收集利用,可以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降低建筑用水成本,同时缓解城市雨水排放压力。

2.2.2 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是指将建筑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如洗澡水、洗衣水、厨房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回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等非饮用水用途。中水回用系统主要包括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三个环节。常用的中水处理工艺有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等。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热水供应系统节水技术

2.3.1 优化热水管道设计

合理设计热水管道的走向和管径,尽量缩短热水管道的长度,减少热水在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同时,采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设置热水循环泵,使热水能够在管道中循环流动,保证用户在任何时候打开热水龙头都能及时得到热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3.2 加强管道保温措施

对热水管道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选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如聚氨酯泡沫塑料、 橡塑保温材料等,减少热水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散失。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管道 的直径、水温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确保保温效果。

3.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技术优化策略

3.1 合理设计系统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节水因素,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的功能、规模、用水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给水系统的压力、排水系统的排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的加热方式和循环方式等。同时,要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出现局部不合理设计导致的水资源浪费。

3.2 加强维护管理

建立完善的建筑给排水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管道和用水器具,修复漏水点,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对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节水设施的管理,定期清理过滤装置、储存装置等,保证水质符合回用要求。

3.3 提高用户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张贴节水标识等方式,提高建筑用户的节水意识。向用户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和节水知识,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如及时关闭水龙头、合理使用节水器具等。同时,可以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对节水表现优秀的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节水行动。

4.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该建筑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充分应用了节水技术。在给水系统方面,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合理设置各区域的供水压力,并安装减压阀进行压力调节;同时,全部选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在排水系统方面,建设了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将收集的雨水和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和景观补水等。在热水供应系统方面,优化热水管道设计,采用循环热水供应方式,并加强管道保温措施。通过这些节水技术的应用和优化,该商业综合体的用水量较传统建筑降低了 30% 以上,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应用及优化是建筑节水关键。合理运用给水、排水、热水供应系统节水技术,辅以合理设计系统、加强维护管理、提高用户节水意识等策略,可降用水量、提利用效率。实际工程要依建筑情况选合适方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应共推建筑节水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正.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水技术的应用及环境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11):201-204

[2]段杨慧.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4(10):040-043

[3]赵峰.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技术与应用案例[J].上海建材.2025(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