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
许巧艳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周集初级中学 223600
引言
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素养成为青少年核心能力之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信息素养培养主阵地,需承担人工智能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项目化学习以真实问题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主动性,契合人工智能教学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需求。但当前实施中,存在教学目标与学情脱节、项目设计缺乏价值、资源师资支撑不足等问题,探索科学实施策略对推动初中人工智能教育落地意义重大。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现状
1.1 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衔接不足
当前初中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中,教学目标设定常忽视学生认知特征。人工智能知识包含抽象概念与原理,而初中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较为有限。部分教师过度追求知识深度与难度,直接引入复杂算法原理或技术操作,未考量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核心内容,学习中频繁受阻,滋生畏难情绪,无法建立学习自信。
1.2 项目主题设计缺乏生活关联性与探究价值
初中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的项目主题设计存在显著缺陷。多数项目主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侧重理论知识验证,缺乏真实生活场景融入。学生面对的项目多为机械操作任务,按固定步骤完成工具使用,未结合校园生活、家庭场景或社会热点问题。同时,项目主题探究空间狭窄,答案相对固定,学生参与时多被动执行任务,缺乏自主思考和创新空间。
1.3 教学资源与师资能力难以支撑项目开展
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开展受限于教学资源与师资能力不足。教学资源方面,适合初中阶段的资源极度匮乏,现有资源要么陈旧滞后于技术发展,要么难度偏高不符合初中生需求。硬件上,部分学校缺少智能终端、传感器等实验器材,限制项目实践开展。师资能力上,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未接受系统人工智能培训,对核心概念、技术原理和教学方法掌握欠缺。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的核心实施策略
2.1 立足学情设计阶梯式项目任务体系
立足学情设计阶梯式项目任务体系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需通过前期测试、课堂观察等途径,全面掌握学生信息技术基础、人工智能认知水平与学习兴趣。据此将项目任务按难度划分为基础型、提升型和挑战型。基础型任务聚焦基础知识感知与简单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提升型任务注重知识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挑战型任务强调创新拓展,鼓励学生结合生活需求开发应用原型。
2.2 构建 “做中学” 的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 “做中学” 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教师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将人工智能知识融入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课堂上减少理论讲解,增加实践操作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动手时间与空间。搭建协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交流讨论、分工合作中解决项目问题。借助多媒体工具、虚拟仿真平台等,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技术应用,加深知识理解与掌握,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知识的转变。
2.3 打造多维度协同的项目评价机制
多维度协同的项目评价机制是促进学习优化的保障。改变单一结果性评价,构建涵盖过程表现、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创新成果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过程评价关注学生项目参与度、合作表现及问题解决过程,记录学习成长轨迹;知识评价侧重核心概念与原理的理解程度,检验知识掌握情况;能力评价聚焦实践操作、逻辑思维和创新应用能力,评估综合素养;创新评价鼓励独特想法与个性化成果,激发创新潜能。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保障
3.1 完善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
完善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是项目化学习实施的基础。学校加大资源投入,组织教师团队结合课程标准与学生特点,开发校本教材、教学课件和项目案例库。积极整合外部优质资源,与高校、科技企业合作,引入先进教学平台、在线课程和实验资源。对现有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优化,按项目化学习要求分类整理,形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易于获取的资源体系。
3.2 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
加强教师素养培训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制定系统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人工智能培训,内容涵盖基础理论、核心技术、教学方法和项目设计。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拓宽教师专业视野,提升知识理解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和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校教师分享经验心得,促进专业成长。
3.3 建立家校社协同的教学支持机制
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能为项目化学习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学校加强与家长沟通合作,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重要性,争取家长对学生项目学习的支持配合,鼓励家长参与项目实践。积极与社区、科技企业等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进校园讲座或指导实践。形成学校主导、家庭支持、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保障,解决外部支持不足问题,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
四、结论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实施需系统性推进。要精准把握教学现状,正视目标与学情脱节、项目设计缺乏价值、资源师资不足等问题。通过核心策略解决关键问题:立足学情设计阶梯式任务体系,让学生获成功体验;构建 “做中学” 沉浸式模式,提升参与度与理解;打造多维度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蒋莉娟.人工智能技术在初中信息科技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5,27(03):120-122.
[2]许慧敏.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项目化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4,(03):166-168.
[3]王征.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17):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