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优化与施工技术研究
邢建丽
公民身份号码 130702198604292443
一、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的当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构成,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不仅承担着巨大的交通流量,还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然而,现有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在面对复杂的城市环境、多样的交通需求时,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对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进行设计优化与革新施工技术迫在眉睫,这对提升工程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现状及问题
2.1 设计理念滞后
部分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中,仍秉持传统设计理念,过度侧重工程的功能性,忽视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以及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例如,在一些城市的桥梁设计中,采用单一、单调的结构形式,未考虑与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相结合,导致桥梁与城市整体风貌格格不入。同时,对交通流量增长的预估不足,使得道路与桥梁在投入使用后不久,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出现拥堵等问题。
2.2 结构设计不合理
结构设计作为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的核心环节,其合理性直接关乎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在实际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对结构受力分析不够精准,未能充分考虑各种复杂工况下结构的受力情况。如在一些跨江、跨海大桥的设计中,对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特殊荷载的计算存在偏差,导致桥梁结构在遭遇极端天气或地质灾害时,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此外,结构构件的尺寸设计也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要么因尺寸过大造成材料浪费,要么因尺寸过小影响结构承载能力。
2.3 材料选用不科学
材料的质量与性能对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在材料选用方面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一方面,部分设计人员对新型建筑材料的了解不足,仍习惯于选用传统材料,而传统材料在某些性能上已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的需求。例如,传统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剥落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材料选用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工程所处的环境因素。如在沿海地区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中,若未选用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桥梁结构极易受到海水侵蚀,缩短使用寿命。
三、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优化策略
3.1 创新设计理念
积极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注重道路与桥梁工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将城市文化、历史元素融入设计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与桥梁景观。例如,在杭州的一些桥梁设计中,融入了江南水乡的文化元素,采用优美的拱式结构,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运用大数据、交通模型等技术手段,对交通流量进行精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合理规划道路与桥梁的规模、布局及通行能力,确保工程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能够满足交通需求。
3.2 优化结构设计
借助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如 ANSYS、ABAQUS 等,对道路与桥梁结构进行精细化受力分析。全面考虑各种荷载工况,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地震载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通过多方案对比,优化结构形式与构件尺寸,确保结构在各种工况下均能保持良好的受力性能与稳定性。例如,在大跨径桥梁设计中,采用斜拉桥、悬索桥等合理的结构体系,并对拉索、塔柱等关键构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与跨越能力。此外,加强对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腐、防疲劳等措施,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3.3 科学选用材料
加强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关注材料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合理选用高性能、绿色环保的材料。例如,在道路工程中,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温拌沥青混合料等新型路面材料,可有效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耐久性和降噪性能。在桥梁工程中,选用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材料,可增强桥梁结构的强度、刚度与耐久性。同时,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气候、地质、水文等,选择具有相应抗腐蚀、抗冻融等性能的材料,确保材料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四、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先进施工技术
4.1 装配式施工技术
装配式施工技术是将道路与桥梁的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施工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工厂化预制能够有效控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例如,在预制桥梁梁板时,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检测,可确保梁板的尺寸精度、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装配式施工可显著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降低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安全性。在一些城市的快速路建设中,大量采用装配式桥梁技术,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桥梁工程建设。
4.2 BIM 技术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将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协同管理。在施工前,利用 BIM模型进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设计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碰撞冲突、施工顺序不合理等,并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借助 BIM 技术可实现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例如,通过将实际施工进度与 BIM 模型中的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可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此外,BIM 技术还可为后期的工程运维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4.3 绿色施工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施工技术涵盖多个方面,如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节材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等。在节能方面,采用节能灯具、节能施工设备等,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节水方面,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施工场地的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混凝土养护、道路洒水降尘等。在节材方面,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材料浪费,同时积极推广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有效的扬尘控制、噪声控制、污水排放控制等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喷淋降尘系统,可有效降低扬尘污染。
五、结论
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优化与施工技术的提升,是保障城市交通顺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创新设计理念、优化结构设计、科学选用材料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设计水平;而装配式施工技术、BIM 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等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则可显著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与环境影响。在未来的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中,应持续加强对设计优化与施工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行业不断发展进步,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尹涛,袁永相.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6):133-135.
[2]徐静,朱佳蕙.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5,(01):166-168.
[3]黄枫楠.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J].中国高新科技,2021,(0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