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肖琦

公民身份号码 320481199612192257

引言:建筑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性高,涉及的人员及使用的材料、设备较多,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与管理工作难度较高。而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与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现场安全性与现场施工质量的关键。一方面,高质量的安全风险与管理及标准化的安全风险与管理作业能维护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工程项目的资金安全。另一方面,严格且标准化的安全风险与管理可用于约束并规范施工工序及现场人员的技术操作,也能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所以,各建筑单位应健全建筑工程安全风险与管理体系,保障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

1 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要性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与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不仅是维护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更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核心。从人员安全的角度来看,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合理规划作业,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可有效降低工地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及周边社区的安全,并且还可显著提高工程施工与效率。管理的实施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并对施工技术实施监控,定期评审,可保证工程符合规定标准,降低维护和修复的成本,提升建筑项目的整体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 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2.1 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在建筑项目建设中,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制定出完善的安全检查、生产责任以及安全培训等机制,其中安全生产机制可确定各个单位和部门的具体安全生产职责,从而能够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而在实施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时,能够显著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并掌握更多安全知识。

2.2 施工物料及设备引起的安全隐患

如果所用建筑材料存在强度不足、易损伤等质量问题,则有可能导致结构失稳甚至部件失效。这不仅会威胁到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会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构成威胁。在工地上,如物料、设备未适当固定、堆放,就容易发生坠物危险。施工过程中所用设备如起重机、吊车、喇叭等,如使用或保养不当,都有可能造成事故。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设备倾倒、坠落、碰撞等事故,从而危及施工人员及周边人员的安全。建筑材料中可能含有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等有害化学物质,如未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工人可能会受到诸如呼吸刺激、皮肤灼伤等化学物质的伤害。建筑施工过程中,若不作适当地接地、绝缘保护,就会发生触电、火灾等电气事故,从而会严重威胁建筑工人的安全及周围环境。

2.3 施工环境复杂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与工程施工风险有直接关系。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风险水平。例如,不同的地理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工地周边情况等均会影响施工过程,可能导致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若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环境相对脆弱,建筑体积较大,不容易移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会对实际建筑施工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认真了解施工场地的地理环境,并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和地质条件,以顺利化解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建筑工程施工相对危险,施工人员容易受到身体伤害或感染疾病。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问题,减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是必要的。为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单位应加强现场安全风险与管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3 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措施分析

3.1 完善施工安全风险与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组建安全风险与管理单位,主要职责是开展施工现场安全风险与管理工作,并编制出完善的安全风险与管理规章机制,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以保证安全风险与管理的有效性与规范性。与此同时,还需依据相关规定要求,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管理标准,利用文件的方法确定施工安全要求与规定,并对所有施工人员定期开展技术交底工作,使得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安全标准实施作业,增加安全认识,提高技术能力。在工程场地中合理设置和使用安全警示标志,健全安全建设,通过使用各种警示标语,使得作业人员能够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防止出现意外事故。警示牌宜采用醒目文字和颜色,让施工人员能够及时看到报警信号,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发生安全风险事故。依据工程建设周期,需对整个项目实施全面监管,编制出合理的三检机制,组织安全风险与管理人员、作业组长以及工长对现场施工进行随机检查,同时,还需按照规定时间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实施针对性安全防护方法。另外,随时进行安全抽检工作,检查各个施工环节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

3.2 对建筑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新

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新,是解决施工安全风险与管理难题的重要措施。施工企业需制定详细的设备维修计划,要明确维修次数、维修内容及维修人员,以保证设备能得到及时维修。(1)建筑施工企业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一旦发现故障或损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2)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包括设备巡检、加润滑油、更换零件等,可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3)施工企业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评估。针对老化、技术陈旧或安全性能不高的设备应进行更新和更换,以保证施工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4)制定和实施有关设备的标准和规范。应对设备的选型、安装和使用进行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施工设备满足安全技术规范。(5)施工单位要重视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并积极将其引入施工全过程,以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及高效。(6)施工企业需深化与设备供应商的合作与交流,及时获取设备的最新动态及维修技术,并征求专业意见,寻求技术支持,以确保设备性能能够得到持续优化,从而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水平。

3.3 有效识别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与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正确认识和科学划分安全隐患,这也是施工企业的基本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要正确认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预防和早期预警工作。由于其突发的特点,不能预先知道其危险与后果,因此,需利用风险识别进行预警,将风险降到最低。安全风险识别包括搜集风险管理信息,对工程风险进行深度分析和科学分类,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写风险识别报表。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与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推进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不仅能够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还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所以标准化的安全风险与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单位应从综合安全风险与管理与作业环境管理标准化这两个角度入手,建立起符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工程设计环节,强化工程准入管理力度,并成立动态更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与管理水平,保证工程的有序推进、有序落实。

参考文献:

[1]张磊.风险管理在建筑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开发,2025,(02):118-120.

[2]孙鹏.风险思维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8):212-214.

[3]刘盛虎.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