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创新探析
迪努尔
乌鲁木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燕儿窝养护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引言: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基层事业单位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档案工作直接关系到单位履职尽责、促进事业发展的效能发挥。然而,受观念制约、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有效破解瓶颈制约,不断开创档案管理新局面,亟须在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推进档案管理与时俱进、提质增效,为基层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1 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
当前,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尽管近年来基层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具体来看,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标准不一、人才队伍不强等问题,成为制约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瓶颈。这主要表现在: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强;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大多仍采用传统手工方式进行管理;缺乏系统规范的业务标准,管理差异明显;专业化队伍建设滞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2 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创新策略
2.1 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新时代呼唤新理念,基层事业单位要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首要任务就是要牢固树立现代档案管理理念,以创新的思维审视档案工作,深刻认识加强档案管理在单位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大档案、大服务的发展理念,坚持党管档案原则,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关乎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创新工作思路,积极转变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满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1]。比如,依托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档案开放利用制度,拓宽档案利用渠道,创新利用方式,编制各类档案目录索引,为领导决策、业务工作、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再如,创新宣传培训方式利用多种载体平台,在单位内部营造重视档案、爱护档案、有效利用档案的浓厚氛围,促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支持和参与档案管理,形成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2.2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信息化是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数字时代浪潮的推进下,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单位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更应顺势而为,加快信息化进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高效协同、智能精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效能[2]。
比如,加快数字化设备配置,积极争取单位支持,优先保障档案管理所需的软硬件设施投入,为档案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着力打造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档案信息采集、存储、整理、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各环节的集成管理,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档案管理新模式。此外,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档案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例如,依托信息化平台拓展档案利用功能,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档案专题信息服务,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又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对档案进行智能化、关联化检索,极大提升档案信息挖掘和利用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档案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档案工作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
2.3 统一管理标准,规范工作流程
标准是管理工作的统一尺度和准绳,没有标准就没有规范,更谈不上高效和现代化。当前,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急需在实践中探索创新、逐步完善,应高度重视管理标准建设,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切合实际、简便易行的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例如,在档案分类方面根据档案的类型、保管期限、保管责任等因素,制定细化的分类方案,明确分类原则、类目架构、类目设置,确保分类科学、界限清晰、定位准确。再如,在档案收集范围界定上根据本单位职能和工作需要,明确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范围,制定具体的归档标准和目录,做到应归尽归、应交尽交,同时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档案管理各项流程。比如,档案整理工作要依据标准要求,严格按照“ 分类、整理、系统排列、编目、装订、立卷” 等基本程序规范操作;档案保管要建立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密措施,定期开展档案清查盘点;档案鉴定销毁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档案处置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唯有树立标准意识,强化标准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为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要靠人来实现,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推进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3]。当前,基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档案管理人员总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档案队伍专业化建设亟待加强。
比如,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调剂、招聘等多种形式补充档案管理力量,优化档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创新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提升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脱产进修、在职培训、交流学习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档案法规、业务知识、信息化技能等各类培训,不断强化档案队伍专业化建设。此外,完善激励机制,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方面,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倾斜支持力度,建立与档案管理工作相适应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且应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档案人员参加业务交流和学术研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加快成长。只有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才能为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结束语:
加快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新时代基层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立足单位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在转变理念、深化应用、规范管理、强化保障等方面持续用力,才能有效破除制约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瓶颈障碍,不断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展望未来,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持续推进档案管理与时俱进、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于单位中心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档案力量。
参考文献:
[1]龙玉梅.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4,(23):99-101.
[2]张菲.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路径探析[J].兰台内外,2024,(17):52-54.
[3]张丹.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路径探索[J].黑龙江档案, 2022,(04):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