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化工管道防腐蚀技术在安装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薛红文

中化鲁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211

引言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中涉及众多具有腐蚀性的介质。化工管道作为介质输送的核心设施,长期面临复杂多变的工况条件,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蚀风险。管道腐蚀不仅会对其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增加维护成本,还可能引发介质泄漏等问题,进而导致一系列安全隐患,对人员安全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由此可见,在化工管道安装环节合理运用防腐蚀技术,对降低腐蚀风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 化工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

1.1 介质因素

化工管道输送的介质与腐蚀现象密切相关,不同介质的腐蚀性表现存在明显差异。酸性介质,如硫酸、盐酸等,会与金属管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可溶性盐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道壁厚逐渐变薄;碱性介质,例如氢氧化钠,可能会对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破坏作用,进而引发均匀或局部腐蚀现象;盐溶液则往往通过电化学作用,促使金属腐蚀进程加快。值得注意的是,介质的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也会对腐蚀速率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浓度、温度和压力的升高,会使得介质的腐蚀性呈现增强趋势。

1.2 环境因素

管道的外部服役条件对腐蚀进程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环境湿度较高时,管道表面易形成电解质水膜,为电化学腐蚀创造潜在条件;埋地管道若处于富含硫酸盐、氯离子的土壤介质中,可能面临土壤腐蚀风险;而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成分,也可能与管道表面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进而引发大气腐蚀现象。值得关注的是,在沿海区域,由于空气中氯离子浓度相对较高,化工管道的大气腐蚀程度通常较内陆地区更为显著。

2 化工管道防腐蚀技术在安装中的应用

2.1 材料选择技术

在化工管道安装环节,管道及管件材料的选型对防腐蚀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建议依据具体参数,谨慎挑选耐腐蚀性适配的材料:

金属材料:不锈钢材质(如304、316 型)在应对中等腐蚀性介质时,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耐腐蚀性能;钛及钛合金虽然在强腐蚀性介质(例如氯碱行业)的输送场景中展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但相对较高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而双金属复合管(以碳钢基层结合不锈钢复层为例),由于平衡了经济性与耐腐蚀性能,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获得了广泛认可。

非金属材料:塑料管道(如PVC、PE、PP 等类型)凭借其良好的耐腐蚀能力、较轻的重量以及便捷的安装特性,在低压、常温环境下输送腐蚀性介质时是较为理想的选择;玻璃钢管道不仅具备高强度,还拥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与绝缘性能,适用于酸、碱、盐溶液以及有机溶剂的输送工作。

2.2 表面处理技术

管道表面处理质量对防腐涂层或衬里的附着效果影响显著,在安装前通常会对管道表面进行细致处理:

除锈处理:可选用喷砂除锈(Sa2.5 级及以上)、酸洗除锈等工艺,以此去除管道表面的铁锈、氧化皮、油污等杂质。喷砂除锈工艺往往能使管道表面形成适宜的粗糙度,有助于提升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效果,在实际安装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

钝化处理:对于不锈钢材质的管道,在完成除锈工序后,一般会进行钝化处理(如采用硝酸溶液),目的是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进一步增强其耐腐蚀性能。

脱脂处理:若管道用于输送易燃易爆介质,通常会开展脱脂处理(如使用四氯化碳清洗),通过去除表面油脂,减少腐蚀风险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在完成表面处理后,建议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开展后续防腐施工(如涂覆涂层),这样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污染或返锈的可能性。

2.3 涂层与衬里技术

涂层和衬里技术作为安装环节中较为常用的防腐蚀措施,能够在管道内外表面构筑防护屏障,从而有效降低介质及环境因素对管道的腐蚀影响。具体而言:

防腐涂层:常见的防腐涂层材料包括环氧涂料、聚氨酯涂料、氯化橡胶涂料等。其中,环氧涂料凭借良好的附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中等腐蚀性环境中表现较为出色;聚氨酯涂料因其优异的耐候特性,通常适用于室外管道的外防腐作业;氯化橡胶涂料在耐水、耐油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常应用于埋地或水下管道。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尽量保证涂层的均匀性和完整性,确保厚度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对管道接口处的涂层处理应予以特别关注,以实现防护层的连续覆盖。

衬里技术:当涉及强腐蚀性介质的输送时,衬里技术往往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常见类型有橡胶衬里、塑料衬里(如 PTFE 衬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衬里等。橡胶衬里由于其良好的弹性和抗冲击性能,比较适合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腐蚀性介质;PTFE 衬里虽然在耐腐蚀性方面表现卓越,能够抵御大多数化学介质的侵蚀,但较高的成本是其应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安装衬里的过程中,需着重把控衬里与管道之间的贴合程度,减少气泡和褶皱的产生。

3 化工管道防腐蚀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技术协同需考量:在组合运用多种防腐蚀技术时,存在技术适配性的潜在挑战。例如,部分防腐涂层与衬里材料可能产生交互反应,进而对防腐蚀性能造成影响。

施工质量管控存在复杂性: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具有不确定性,涂层涂覆、衬里粘贴等操作环节受人为因素干扰较为明显,可能出现局部涂覆不完整、附着气泡等工艺瑕疵。

成本效益平衡有待优化:高性能防腐蚀材料及工艺通常伴随着较高的前期投入,部分企业为控制成本选择经济型防腐方案。此类选择可能导致防腐蚀性能未达预期,后续维护成本亦存在上升空间。

3.2 优化建议

优化技术方案设计:结合管道实际运行工况,可探索制定更具适配性的防腐蚀方案。建议通过系统性试验,评估不同防腐蚀技术的协同效果,为方案落地提供充分依据。

完善施工过程管理:可尝试制定更为细致的施工操作规范,并加强施工人员专项技能培训。同时,引入自动化施工设备(如自动喷涂装置),有助于提升工艺精度。建立分阶段质量核验机制,确保各工序达标后再推进后续作业。

探索技术创新实践:考虑引入新型防腐蚀材料(如纳米防腐涂料、高性能复合衬里材料)及智能化技术(如具备实时腐蚀监测功能的智能涂层),在保障防腐效能的前提下,或可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

结束语

化工管道防腐蚀技术在安装阶段的实践应用,对于化工生产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有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管道腐蚀进程,进而延长其使用周期。鉴于不同化工介质特性、环境因素以及工况条件存在差异,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配的防腐蚀方案,并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以此保障各项技术措施得以有效落实。值得关注的是,伴随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持续研发与应用,化工管道防腐蚀技术有望朝着更为高效、经济且智能的方向演进,从而为化工行业的稳定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易顶珍.化工管道防腐蚀技术的应用和改进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15):174-177.

[2]李崇娟.油气集输管线防腐蚀技术研究与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18):187-188.

[3]马波.化工设备防腐蚀技术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20):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