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

作者

贺东东 杨忠 贺娟娟

陕西正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现今时代,国家尤为重视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环境监测力度。通过执行定性及定量的环境监测并据此进行评价,能够深入了解环境的实际情况,并为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提供指导。当前,各种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及发展措施

引言

生态环境保护是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的基本保障。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危机。为此,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

1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益

环境监测工作是科学执法的核心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环保基础行动。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行使监测职责,综合运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以及计算机和遥感技术,收集并解读表征环境质量的数据,以此科学、精确、公正地评估环境质量。我国环保领域薄弱,国家积极推出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指导地方构建完善的环保法规体系。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具有地方特色、较为成熟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支撑系统。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监测设备和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技术人员通过周期性或临时性监测,准确、及时地评估分析环境质量,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机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与技术监测的和谐统一,增强了生态保护的效果。

1.2治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实效性

“伦敦雾”“放射性物质泄漏”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影响严重、迅速蔓延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已成为严重问题,不仅威胁人民健康,也阻碍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干预,或采取不当的措施,现有的环境状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因此,加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可以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对环境污染进行早期预警,快速地做出紧急响应,并向企业提供各类的环境污染指数,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带来的潜在风险。

1.3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保政策

环境保护是推动社会持续进步的根本议题,也是公众需要肩负的社会职责与使命。为了确保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依靠地方环保机构等相关部门积极行使环境监测职能。环境监测是维护生态平衡、遏制工业废弃物无序排放及防止人类对自然造成损害的关键手段。同时,环境监测是一项涉及众多技术的活动,利用一系列技术指标来评价和分析环境质量,从而为制定生态防护策略、提升环境质量和降低污染程度提供依据。在执法环节中,环保部门拥有监测权力,也有责任确保企业履行环保职责,需要促使企业和社会各界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并针对空气污染、水体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发展措施

2.1建设专业环境监测工作队伍

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配合,而人为因素则是影响作业效率与作业品质的关键。从我国的现实出发来看,为了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对监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监测大比武等活动,巩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掌握监测技术与方法,可以全面提升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引进环保人才时,有关单位或个人要有针对性地对应聘人员进行高水平、专业化的考核。在此过程中,既要求应聘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只有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确保其所吸纳的人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同时,监测机构须对监测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管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人才队伍。该团队将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环保工作向专业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2.2数据信息共享,完善预警网络

随着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为共享监测数据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当前的有利环境下,环境监测机构有必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监测数据共享网络平台。为实现上述目标,环境监测机构应构建基于云平台的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网络系统,让国家环境监测中心通过数据源与国家环境监测数据联动,快速查看和分析我国各地区的环境监测数据,从而实现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指数的精准测量。同时还可以对全国各监测站采集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利用大数据的特点,实现对数据的精确解析与评估。

2.3创新监测技术,引入智能技术

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社会发展与当地环境的具体状况,不断创新监测方法,同时拓宽技术应用范围,提升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加大监测广度。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常用两种领先技术,一是生物监测技术。通过分析生物个体、种群以及生态系统的响应来判定环境污染的动态变化情况。基于生物学视角,为环境管理贡献科学性指导方案,为有关部门提供稳定的决策依据;二是3S技术,涉及范围有遥感卫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当前,全球生态环境监测中卫星遥感技术展现出突出成效,尤其是关于航空拍摄与红外线遥测信息收集领域。采用3S技术极大地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效率,同时支持管理部门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精确定位污染源头。通过数字建模的定量分析技术,赋予生态环保工作更高准确度的数据支持。为保障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监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配置合适的智能化设备,加大对监测设备的投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打造自动化监测体系,布置多个自主监测子站点,站点配备能够持续自主监测的水质污染探测设备(如用于测量电导率、pH值的自动探测器等)、大气污染监测设备(如二氧化硫检测器、用于检测臭氧的紫外光度测定仪等),减少操作失误对监测数值带来的影响,利用遥传技术及时传输数据信息,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反应,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的时效性。

2.4完善监测管理机制

为促进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的有效整合,相关部门需联合探讨现行法规,全面评估所辖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迅速构建健全的监测管理体系。实施环境监测任务,识别区域内的污染分布情况、污染指数及污染源头等信息,利用所得数据拟定科学的环境质量管理规章,实现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的顺畅对接。在构建管理体系和规章过程中,明确细化各项工作的责任分配,确保每项职责都有明确的责任人,高效、有序地开展各项环境监测任务,进而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水平,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通过环境监测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持,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充分发挥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生态环境部门与企业需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及落实,充分发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推动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磊,范会.试论环境监测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福建质量管理,2020(11):146-148.

[2]申剑.生态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措施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12):83-86.

[3]徐旭芳.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3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