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视角下公路工程变更管理难点与优化路径探究
孙建兵
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乌审旗大队 017300
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因项目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泛、环境复杂多样等因素,工程变更是难以避免的情况。对于施工单位来讲,有效的变更管理不只是关系到工程进度、质量以及成本控制,还直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声誉产生影响。研究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变更管理中的难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有着关键的现实意义。
一、施工单位公路工程变更管理难点
(一)变更程序繁琐复杂
公路工程变更审批流程涉及多个部门与环节,施工单位发起变更申请后,依次要经过监理单位审核、设计单位确认以及建设单位批准,要是属于重大变更还得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各部门职责不一样,关注点也有差别,审批标准和要求存在差异,造成审批流程冗长且复杂。施工单位提交变更申请后,大多时候因为某一环节审批出现延误或者意见反复,使得变更方案没办法及时确定,对工程进度产生严重影响。以某山区公路项目为例,施工中发现原设计的挡土墙因地质条件复杂无法满足稳定性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后,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畅,审批流程多次反复,历时数月才最终确定变更方案,不仅延误了工期,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和管理难度。
(二)变更费用确定困难
变更工程费用缺少统一且明确的标准,这很容易引发争议:其一,针对新增项目或者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的项目而言,现行的计价定额大多时候没办法直接套用,在此情况下,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在单价确定这件事上容易出现分歧,施工单位会依据实际成本以及合理利润来提出单价,而建设单位或许会觉得价格过高,要求参照类似项目价格或者开展成本核算,双方很难达成一致。其二,变更工程的工程量计量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施工现场的情况复杂且多变,部分变更工程的工程量难以做到准确测量,不同的测量方法以及人员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导致计量争议[1]。
(三)沟通协调存在障碍
公路工程变更管理囊括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多个主体,各个主体的利益诉求与职责不尽相同,使得沟通协调面临较大险阻。当施工单位察觉到工程变更需求时,或许没办法及时且准确地将信息传达给其他相关方,致使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在变更方案的讨论与决策进程中,各方大多时候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于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方式持有不同观点,很难达成统一意见。因为欠缺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信息传递不通畅,误解频繁发生,这加重了沟通障碍,对变更管理效率以及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产生了影响。
二、施工单位公路工程变更管理优化路径
(一)简化变更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施工单位需要主动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方面展开沟通协商,一起对变更审批流程给予优化,要明晰各部门以及各环节的职责、审批时间以及工作要求,以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审批以及繁琐手续。建立起变更审批限时制度,明确监理单位在收到变更申请之后的 3 至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提交意见,设计单位在 5 至 7 个工作日内完成确认,建设单位在7 至10 个工作日内完成最终批准,重大变更上报主管部门审批的时间同样需要明确规定。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工程变更管理平台,达成变更申请、审核、批准等流程的线上操作,提升信息传递速度以及审批效率,借助该平台,各方可实时查看变更审批进度以及相关意见,及时进行沟通来解决问题,保证变更方案可及时得以实施,降低对工程进度的影响[2]。
(二)科学确定变更费用,减少争议
施工单位需要强化变更费用管理,以科学且合理的方式来确定变更费用,在计算变更费用之前,要全方位收集相关资料,像变更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市场价格信息以及计价定额等都要收集齐全。针对新增项目或者没有计价依据的项目,要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展开协商,参考类似工程价格、市场行情以及实际成本,运用合理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单价。比如说,对于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的变更工程,可以邀请专家来进行论证,结合实际成本以及合理利润来确定单价,要建立公正客观的工程量计量机制,明确计量方法与标准,在计量过程中邀请各方一同参与,做好记录以及签字确认工作,采用现场测量与图纸计算相结合的办法,对变更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复核,保证计量结果准确又可靠。还要加强对变更费用的审核与分析,防止费用出现漏算或者多算的情况,减少争议。
(三)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
施工单位应主动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的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召开工程变更协调会议,一般每周或每两周召开一次,及时交流工程变更相关信息,共同商讨解决变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各方在工程变更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施工单位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设计变更提供准确依据;认真听取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做好变更管理工作。在变更方案制定过程中,邀请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参与,充分考虑各方需求和利益,确保变更方案既符合技术要求,又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和经济效益。通过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程变更管理效率和质量[3]。
三、结论
公路工程变更管理属于施工单位项目管理里的关键部分,同工程能否顺利开展以及企业的经济收益有着直接关联。剖析施工单位于在公路工程变更管理时遇到的难点,并给出针对性的优化途径,可切实提高施工单位的变更管理水准。施工单位需十分重视工程变更管理工作,持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能力,加强跟各方的合作与交流,保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达成,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未来的公路工程建设进程中,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施工单位还应当持续留意变更管理的新办法、新趋势,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能,适应变得日益复杂的工程建设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兵.交通公路工程信息化管理与实现路径探讨[J].汽车周刊,2024(12):0189-0191.
[2]单公然.浅析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的管理[J].汽车周刊,2023(8):189-191.
[3]和其勒图.浅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工作在施工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2(1):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