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智慧工地建设对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研究

作者

谈思文

湖州吴兴西山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313000

一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当前态势

近年来,建筑行业规模稳步扩张,工程数量与复杂度持续走高。数据表明,建筑行业产值逐年上涨,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但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面临重重挑战。其一,项目进度把控难度剧增,工期延误频发。其二,质量管控存在漏洞,部分工程质量未达标准。其三,资源调配不合理,致使资源浪费且成本上升。在此形势下,探索新管理模式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刻不容缓,智慧工地建设顺势而生,有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某大型建筑项目引入智慧工地系统后,通过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工期缩短了 15% ,质量问题减少了 20% ,资源利用率提高了 18% ,成本降低了 12‰ 。可见,智慧工地建设能有效应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现状欠佳。部分建筑企业虽已引入某些信息化工具,然而应用程度较为有限。于进度管理而言,仅约 30% 的项目能够借助信息化系统对进度展开实时跟踪,并及时就偏差发出预警。在质量管理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的项目占比不到 40‰ 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仅仅停留在基础办公软件层面,针对物联网、大数据、BIM 等先进技术的整合应用稀缺,难以充分施展信息化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这使得信息流通阻滞,对管理效率以及决策科学性产生影响。比如某些项目因未有效整合信息化技术,进度出现延误时无法及时察觉,质量问题的数据未能精准采集分析,导致问题反复出现,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交付质量与进度,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二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不足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现存信息化建设不足问题。信息流通不畅,严重影响决策与协同。部分项目依旧依赖传统沟通方式,致使信息传递滞后。据调查,约 40% 的工程信息延误源于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比如,一些项目在进度汇报时,仍采用手工记录方式,无法及时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先进软件系统应用率低,难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像某些工地,因未使用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管理层难以及时获取关键信息,影响决策科学性,进而降低工程管理效率,阻碍项目顺利推进。在某大型建筑项目中,由于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导致工期延误,成本增加。还有些项目,因缺乏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埋下安全隐患。信息化建设不足已成为制约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亟待解决。

(二)人员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中人员协作现状欠佳,致使人员管理效率低下。工作流程繁杂,职责不清、任务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造成资源浪费。据调查,约 30% 的建筑项目因人员协作问题致使工期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传递受阻,易引发误解与重复劳动,进而降低管理效率。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员工缺乏专业培训,难以高效完成工作,对整体管理效率产生负面效应。在某大型建筑项目中,由于施工团队成员技能差异较大,部分工人对新型施工工艺不熟悉,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返工现象,不仅延误了工期,还增加了成本。又如,信息沟通不畅使得不同部门间协作困难,材料供应计划与实际施工需求脱节,造成材料积压或缺货,影响工程顺利进行。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中人员协作的效率与质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强化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引入先进软件系统,如BIM 技术,能实现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信息实时共享与动态管理。某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借助BIM 技术精准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并解决诸多潜在问题,使工期缩短了 15‰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对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实时监测与定位,提升资源调配效率。像某桥梁建设工程,通过物联网实时掌握材料位置与状态,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成本约 10‰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促进部门协同工作。某住宅建设项目借助平台,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高效协作,沟通成本降低 30‰ 。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快速收集、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人为失误,提升管理精准性与高效性,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向智能化迈进,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人员管理的策略

优化人员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明确职责分工是关键,要依据项目具体需求以及人员专长,进行精准任务分配,从而减少推诿扯皮现象。某大型建筑项目,实施精细分工后,施工进度加快了 15‰ 。加强培训可提升人员技能,应定期组织专业知识与新技术培训。像开展BIM 技术培训后,相关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约 20‰ 。此外,建立激励机制也很重要,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能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比如在另一建筑项目中,设立创新奖励后,员工提出多个优化方案,工程质量和进度都得到提升。通过这些措施,能提高整体管理效率,有力推动建筑工程顺利进行。从实际案例来看,合理的人员管理策略可充分挖掘人员潜力,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最终实现工程管理目标,为建筑工程的成功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结论:智慧工地建设对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提升意义非凡。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达成智能化管理模式。强化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软件系统,可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整合各类资源,大幅提高决策科学性。以某大型建筑项目为例,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管理人员能及时获取工程进度、质量等数据,据此精准决策,避免了诸多延误。人员管理方面智慧工地建设明确分工,加强针对性培训,显著提升人员技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如另一项目,利用智能考勤与技能培训模块,工人工作积极性与效率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袁晓光,殷晓林,周嗣延,等.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25,45(03):290-292.

[2]叶胜银.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与优化路径[J].江苏建材,2025,(03):136-138.

[3]梅诚,陈晓丽.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建材,2025,(0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