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绘画活动中放手赋能幼儿主体性的实践探究

作者

王玉银

皖滁州市凤阳县府城镇五岔路北示范幼儿园老园 233100

引言

在绘画过程中,多以自由画形式为主,使其在艺术操作中产生自主精神。不仅鼓励幼儿去观察、去思考、去创造,使他们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鼓励幼儿把思到的和感受到的、愉快地进行表现,让他们把绘画活动当作一种感兴趣的、快乐的游戏。

一、运用故事导入法,调动幼儿的兴趣

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幼儿喜爱听故事,老师可以借助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幼儿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不仅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还将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

如:在画《我的爸爸》活动中,首先讲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故事中儿子的头很大,爸爸的头很小,讲述了一对父子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通过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及时地、进一步地打开孩子们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启发和引导孩子们的创造思维,画面中幼儿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画出了他们心中的美好世界,有的幼儿画出了爸爸和小动物们之间做游戏,还有的画出了大头儿子和小鲸鱼之间的有趣故事……二、借助多元感官,滋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中想象的实物,通过画笔具体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七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装饰、想象、涂色等,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美术活动《有趣的味道》活动中,首先让幼儿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用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随后,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引导幼儿进行大胆的描绘。紧接着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最后让幼儿用手上的绘画工具绘画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一系列的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三、运用联想拓展,活跃幼儿创作思路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的联想,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这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才能的重要途径。在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教师有耐心、带着他们去发现,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联想的产物,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力。幼儿是一个个体,个体不一,能力有别,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点拨,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

如:绘画《有趣的蜗牛》时,当幼儿画了一只蜗牛后,可提出有趣的启发性语言,使幼儿产生联想。“你画的这只蜗牛是蜗牛一家中的哪个成员啊?他们什么地方不同?怎样区分他们啊?”等等。幼儿在这些语言的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展,出现绘画创作高潮。“我画的是蜗牛宝宝在蜗牛爸爸的背上去逛动物超市、我画的是……”幼儿边说边画,其乐无穷。

四、触动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助力动手操作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因此,幼儿有了画的基础,对同一形象就不再感兴趣,我便将剪贴和说结合起来,因为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幼儿会想再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变为表现的媒介,如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者用自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达思维。比如:第一次活动可以画,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有趣,画什么都行,画得不好老师也不会怪我,扫除了幼儿创作时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第二次活动可以自己根据能力剪贴,当然剪贴和画结合起来时,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交流、编成故事,这样不但培养了绘画能力,也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大胆放手,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给予幼儿自由选择表现方式的机会

如:在《蔬菜大聚会》美术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如:绘画可选择写生蔬菜、蔬菜想像画或蔬菜印画;手工可选择黏土蔬菜或剪贴蔬菜。

2.赋予幼儿自由挑选美术材料的机会。

如:为幼儿提供了水彩笔、毛笔、棉签、水粉、橡皮泥、各种卡纸等材料,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让幼儿拥有自由呈现画面主题内容的机会。

如:在《蝴蝶》绘画活动中,有的幼儿画的是《蝴蝶在花丛中快乐的跳舞》;有的幼儿画的是《 漂亮的蝴蝶姑娘》;有的幼儿画的是《蝴蝶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等。当然也要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机会,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或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随之提高了。

总之,绘画教育是一个创新教育,绘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而幼儿绘画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利用其他各种教学方法,通过训练幼儿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去观察、思考、发现,使他们渐渐从无到有,从潜在到现实,呵护幼儿稚嫩的心灵,挖掘幼儿的潜能,当一位幼儿善于观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时,那他的创造力将是无限的。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给予他们勇气、信心和耐心,应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让我们的孩子自己选择所喜爱的绘画方法,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做绘画的主人,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七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