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中段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研究
张蕾
山东德州陵城区实验小学 253500
一、引言
家庭作业属于学生学习进程里的关键部分,长久以来,它被看作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足,传统作业设计过于强调知识点的重复练习,缺少对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育,很难符合当下教育变革的需求,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作业品质变成教育改革的关键走向,这就要求教师对已有的作业设计展开深刻的思考和改变,更新作业设计,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切实改进学生的综合能力[1]。
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认同等各方面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家庭作业也要发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的作用[2],但目前作业设计大多只是知识巩固,缺少对学生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当下语文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提出了一个创新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方案,试图探究怎样用创新的作业设计来推动学生的素养发展,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化认同感,给以后的家庭作业设计给予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引。
二、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现有作业设计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还停留在课堂知识的复习巩固上,形式单调,内容乏味,缺少新意。主要就是背诵课文、做练习题和复述课堂内容,这些作业对学生思维发展和创造力提升作用不大,只是机械重复已学知识,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
根据对学生、教师、家长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语文作业感到厌烦,没有主动学习语文作业的动力,教师作业设计大多沿用教材中规定的作业形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家长也表示作业量大,内容单一,无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学习帮助,特别是“ 双减政策” 提出之后,家庭作业改革需求更加迫切,现有的作业设计无法满足减负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双重要求。
(二)作业设计中核心素养的缺失问题
虽然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但是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大部分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核心素养,很多语文作业设计只注重知识的复习与运用,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学生应该掌握语言的基本技巧,也要用语言来提高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文化理解力,但是传统作业设计并不能有效的提高。
比如传统的语文作业都是围绕课文的理解与记忆,缺少实际应用的场景和思维发散的空间,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也不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所以怎样利用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 双减政策” 的出台,家庭作业改革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业要减少学生负担,又要提升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在“ 双减政策” 下,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出更灵活、更富创意的作业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3]。
创新的语文家庭作业设计要重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尤其在语言运用,审美体会,更新表达这些方面,作业设计应当给予更多思维上的考验和操作机会,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策略
(一)多元化作业设计策略
要想改进核心素养,家庭作业的规划就要做到多元化更新,不能只是针对课文复习,知识巩固之类的事情,还要融合思维锻炼,实践考察,跨学科知识,推动学生在语言,思维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所改善[4]。
1.跨学科作业设计:把语文同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结合起来,制订跨学科的作业,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设计一些有关数学的计算题目,或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并写作等。
2.创新型作业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创造,设计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写作任务,培养学生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3.实践性作业设计:作业不是只有写作业这一种形式,还应该有实践的作业,比如设计一个小型的环保项目,让学生动手去做,并且写成报告,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个性化作业设计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与需求不同,作业设计要讲究个性,不能搞“ 一刀切” 任务设计,通过差异化设计,让作业既充满挑战又不会太难或者枯燥。
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写作任务,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推理题、分析题,兴趣广泛的可以设计跨学科的综合型作业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过程性评价与反馈机制
作业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学生在做作业时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过程和努力程度。要想更好的发展核心素养,作业评价要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
1.同伴评价与自我评价:通过同伴与自我评价,学生能够认识自身优缺点,学会换位思考,提升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2.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应当及时给学生给予反馈,助力他们调整和改进作业,反馈要着眼于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状况,思维过程,革新能力,语言表达等。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通过创新作业设计之后,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水平有所改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特别在跨学科作业和实践性作业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在不同的场景里自由地使用所学语言。
(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创新作业设计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思维训练型作业里,学生可以展开批判性思维,提出问题并加以思考,像安排一些与社会问题有关的写作任务,学生就能从各种角度剖析问题,给出解决办法,显示出很强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通过设计有关于文化方面的作业,如阅读一本名著并进行赏析作业或是一些传统文化的阅读,学生不仅提升语言水平,也提升了文化的认同感,他们在做这样的作业的时候能展现出很强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创新的语文家庭作业设计,证明了核心素养在语文作业中能够有效的融入,创新的作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文化认同能力的提高。综合来看,创新的作业设计不仅优化了教学手段,也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值得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婧,张建军.“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1):97-99.
[2]李袁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个性化设计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5,(06):117-119.
[3]孙俊艳.“ 双减” 背景下小学中年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J].当代家庭教育,2024,(14):70-72.
[4]徐子红,董军.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差异化设计研究[J].七彩语文,2024,(40):94-96.
作者简介:
姓名:张蕾,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7,籍贯:山东,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