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廉洁风险防控

作者

刘杰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5

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政治基础,其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廉洁风险防控作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能够通过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潜在廉洁风险的提前识别、科学评估和有效化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对于规范企业权力运行、提升企业治理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廉洁风险是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隐患,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控,极易引发各种腐败行为,进而扰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破坏企业内部的公平公正环境,损害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能够对企业决策、采购、销售、财务管理、项目建设、人事任免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和精准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都能在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框架内规范有序开展,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

(二)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国有企业拥有巨额的国有资产,这些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保障。廉洁风险的存在,使得国有资产在运营、管理、处置等过程中面临被侵占、挪用、浪费或流失的风险,如在企业并购重组、资产处置、项目投资、物资采购等环节,可能出现暗箱操作、利益输送、虚报冒领等违法违纪行为,导致国有资产遭受损失。有效的廉洁风险防控能够通过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起覆盖国有资产从投入到产出、从运营到处置的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配置科学合理、使用规范高效、处置公开透明,防止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和流失,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

二、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未能将其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而是将其视为一项可做可不做的程序性工作,缺乏主动推进风险防控的意识和动力,在工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一些企业员工则认为廉洁风险防控是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与自身岗位和工作无关,对风险防控工作缺乏应有的关心和参与热情,导致风险防控工作难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同时,无论是领导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对廉洁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和危害性认识不够深刻,未能充分意识到风险的积累和扩散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日常工作中放松了对廉洁风险的警惕性,对一些潜在的风险信号视而不见,为腐败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防控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一些与廉洁风险防控相关的制度,但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制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呈现出碎片化状态,无法形成覆盖企业全部业务领域、管理环节和岗位的完整防控体系,存在制度空白和漏洞。另一方面,部分制度内容过于原则化和笼统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流程、执行标准和责任划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准确把握和有效落实,导致制度形同虚设。此外,制度的针对性不强,未能根据不同业务板块、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的防控措施,对一些高风险领域和关键岗位的防控力度不够。同时,制度的更新调整不及时,未能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业务的拓展和风险的演变而适时修订和完善,使得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廉洁风险防控的需要。

三、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路径

(一)强化廉洁风险防控意识

加强对国有企业全体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将廉洁风险防控教育纳入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定期组织领导人员、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开展专题培训、廉政讲座、警示教育等活动,通过学习党纪国法、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普及廉洁风险防控知识,使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增强主动防控风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廉洁风险防控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内部刊物、网站、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廉洁文化和风险防控理念,营造 “ 人人重视风险、人人参与防控” 的浓厚氛围,使风险防控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思想深处,并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企业领导人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学习廉洁风险防控知识,带头遵守风险防控制度,带头接受监督,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形成上下一心、共同参与廉洁风险防控的良好局面。

(二)健全廉洁风险防控制度体系

全面梳理国有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环节,从决策、执行到监督的各个层面,深入排查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点,建立详细的风险清单,明确风险等级和防控重点。针对不同的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防控制度和具体措施,形成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项目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确保每个风险点都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和管控。细化制度内容,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步骤、执行标准、责任主体和考核办法,使制度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避免制度流于形式。加强制度之间的协调配合,消除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填补制度空白和漏洞,形成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建立制度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的演变,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始终与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需求相适应。

结束语: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以及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存在的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力等问题,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力度等路径,不断提升廉洁风险防控水平,将廉洁风险防控贯穿于企业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只有持续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小雅.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研究[N]. 江苏经济报, 2025-06-20 (T01).

[2]汤睿.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洁防线,护航企业发展[J]. 中外企业文化, 2025, (05): 220-222.

[3]宋晓伟, 郑雪.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企业, 2020, (02):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