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王东
重庆汉邦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前言
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不同地域的居民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是室内装饰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目前现代建筑室内装设设计常见的装修风格为北欧风格,虽然这类风格典雅素朴,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持续发展过程中,许多年轻人对地域文化也充满兴趣,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室内装修设计,是未来室内装修行业发展趋势。
一、室内装修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
(一)满足年轻群体需求
当代年轻消费群体在居住空间的需求上,已显著超越了单纯的功能性与视觉美化层面,呈现出对文化深度与身份认同的强烈渴望。而且“国潮”兴起,让年轻人将注意力转向传统文化中。在室内装修设计中,中式装修风格仍然采用庄重的老式风格,无法引起年轻人的关注。而地域文化的融入,则能够采用更加潮流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呈现。例如,含蓄典雅的东方意境可以通过现代简化后的窗棂线条、水墨晕染感的墙面或具有地方特色的织物软装来营造;而热烈奔放的少数民族风情则可通过大胆鲜明的色彩碰撞、独特的手工艺制品或带有图腾隐喻的装饰细节来点睛[1]。
(二)避免室内装修同质化问题
在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模式主导下,加之国际流行风格的广泛传播,“千城一面”“千家相似”的室内装修同质化现象日益成为困扰设计行业与使用者的问题。大量空间呈现出高度的可替换性与无个性特征,缺乏场所应有的独特灵魂与情感记忆。地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应用,成为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突破口。无论是山西的炕围文化还是曲阜的孔孟文化,不同地域文化元素为当代室内装修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元素。这种植根于“地方性”的设计实践,使得每个空间都如同讲述一个独特的故事,承载着特定的历史片段、风土人情与集体记忆。其结果,是创造出具有鲜明识别度、不可复制性的室内环境。例如,利用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意象、温润的木质与通透感营造温婉静谧的氛围;或是汲取草原游牧文明的流动性与自然崇拜元素。这种基于地域文脉的创新设计,不仅能有效抵抗同质化浪潮,更能赋予空间以深刻的“场所精神”,让使用者获得超越物质层面的、独特而富有意义的空间体验。
二、地域文化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我国地域文化十分丰富,因此想要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合理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还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绝非简单的符号堆砌,关键在于对文化基因的精准识别与当代转译。设计师应深入地方历史脉络与生活现场,从建筑遗存、民俗活动、自然风物乃至精神信仰中,剥离出具有高度辨识性与情感共鸣的核心意象——如徽派建筑的马头墙轮廓、西南少数民族的图腾纹样、黄土高原的夯土肌理等[2]。提取过程需超越表象模仿,触及符号背后的空间哲学、集体记忆与审美逻辑。其次,室内装饰设计中风格的一致性是提升设计效果的关键,因此在地域文化融入中需要在满足当前室内装饰风格的前提下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地域文化。比如当室内装修采用茶禅文化风格时,其他的地域文化就没有必要继续融入了。最后,在新时期室内装修设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对地域元素进行创新应用,不能仅仅照搬传统设计方案。这要求设计师敏锐洞察现代生活方式与审美变迁,对地域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拓展表达维度——如将传统木雕纹样通过参数化设计生成数字化屏风;另一方面,通过解构重组、抽象简化等设计手法,使古老符号焕发符合当代简约审美的视觉张力。
三、室内装设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
(一)文化符号元素的应用
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域文化符号有所不同,在北京奥运会徽标设计中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了提取,使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更加简洁明了地进行传承。“西湖”是杭州的文化符号;“八仙过海”是蓬莱的文化符号;“荷花”“孔子”是山东的文化符号。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要重视文化符号的融入,以提升地域文化元素的辨识度。首先,在文化符号元素应用中,需要设计思维的深度淬炼方能融入当代空间。以蓬莱“八仙过海”为例,其文化内核并非直接呈现人物雕像,而是提取“渡海”“祥云”“法器”等意象——将缥缈云纹转化为天花板的流线型金属线条,八件法器抽象为几何形态的铜质门把手,海浪波纹则通过地面石材拼花肌理隐喻呈现[3]。其次,色彩作为最直接的符号载体,能够瞬时激活文化记忆。山东案例中“荷花”元素的应用精髓,正在于对粉青二色的创造性运用。荷花的粉色与房建主色调融为一体,并借助绿色为室内装设增加一抹生机(如图 1)。
图 1 荷花元素应用效果图

(二)传统图案元素的应用
地域文化元素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传统图案,其不仅代表了不同地域人民的智慧结晶,也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这类图案与室内装饰设计融合,可以在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为室内生活增添温馨感。首先,传统书画、纹饰等平面图案需突破二维限制,转化为三维空间叙事语言。以江南茶室为例,狂草书法不应仅作为墙面挂画存在,还可以起到空间隔断等作用,并增添茶室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图 2)。其次,承载于陶瓷、漆器等器物表面的传统纹样,应剥离原始载体进行跨材质再生。苏州茶案上的青花茶具,其缠枝莲纹可被解构成两种当代演绎:一是提炼枝蔓的连续曲线,用紫铜锻造为屏风骨架,金属冷光与织物的柔软形成刚柔对话;二是将釉下青蓝色彩剥离,转化为琉璃茶托的渐变釉色,在透光中重现青花的温润质感。更具革新性的实践可见于闽南工夫茶空间:脱胎于薄胎瓷“通花”技艺的镂空纹样,被放大移植到夯土墙面,通过深浅不一的凿刻形成光影过滤器。
图 2 茶室装修效果图

(三)空间布局结构元素的应用
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融入还体现在空间布局结构的应用上,不同地域的气候与地形条件也会对室内空间布局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考虑到地域文化元素对空间布局结构的辅助作用。以普洱市的茶文化融入为例,在该地区茶文化是重要地域文化,其最初是通过禅僧之手传承下来的,因此禅文化与茶文化不可分离,一同组成了茶禅文化。比如汉森设计提出的设计理念就是将茶禅文化融入空间布局结构中。将“禅茶一味”的哲学转化为体验流线:入口设置转折照壁延缓进入节奏,仿茶树生长的石板小径强迫步伐放缓;品茗区与冥想区以三级矮阶分割,拾级而上的身体仪式感隐喻修行进阶。而在室内空间布局中,采用了新式留白设计,通过对室内家具的优化设计,使其能够与整个空间融为一体(如图 3 所示)。
图 3 汉森茶餐厅设计

结束语:综上所述,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有效融入不仅能够打破现代装饰设计同质化弊端,也可以满足年轻人的装饰设计需求。通过关注文化的细节,设计师能够创造出不仅美观且富有历史内涵的居住空间,为使用者提供视觉与情感上的双重享受。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了个人审美的需求,更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与认同。
参考文献:
[1]徐潇潇.江南地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转译[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3):54-56.
[2]曾桂 卢鹿.青神竹元素为介质在乡村民居室内软装设计中的环保与地域文化双重融合研究[J].2024(9):56-58.
[3]李媛,程婷.晋中地域文化符号融入民宿室内软装设计浅析[J].西部皮革,2024,46(2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