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路径

作者

成运强

广东源信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河源市 517100

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资源和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传统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其核心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工程管理,不仅是建筑行业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建筑品质、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实践

1.1 科学的场地规划

在项目选址时,充分考虑场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气候、日照、通风等因素。优先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地段,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域进行建设。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优化建筑的朝向和间距,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能耗。同时,注重场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保留和利用原有的自然植被、水体等生态要素,营造绿色生态的场地环境。

1.2 优化建筑设计方案

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通过优化建筑的体型系数、围护结构性能等,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的体型系数,控制建筑的外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少热量的传递。选用高性能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外墙采用保温砌块、保温砂浆,门窗采用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等,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此外,合理设计建筑的遮阳系统,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朝向,选择合适的遮阳形式,有效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能耗。

1.3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引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合理设计其朝向和倾角,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对于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和制冷,实现高效节能。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建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

二、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实践

2.1 推行绿色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推广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缩短施工周期,同时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性。采用绿色混凝土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此外,积极应用节能灯具和节水器具,如 LED 灯具、感应式水龙头等,降低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2.2 加强施工资源管理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顺序,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根据工程进度,精确计算材料用量,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计划,避免材料的积压和浪费。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雨、防晒措施,减少材料的损耗。同时,注重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优先选用可回收材料,如钢材、铝材等,在工程结束后,对可回收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此外,加强施工现场的用水管理,设置节水设施,如雨水收集系统、循环用水系统等,对施工用水进行合理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控制施工环境污染

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对裸露的地面进行覆盖或绿化,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减少扬尘污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如采用静压桩技术代替锤击桩技术,降低噪声污染。对施工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如将混凝土养护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进行沉淀、过滤处理后,循环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车辆冲洗等;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运营维护阶段的实践

3.1 建立智能化运营维护体系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建筑运营维护管理系统。通过在建筑内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建筑的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状态、室内环境参数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传到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建筑的运营策略,如优化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运行参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建筑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2 加强能源管理

制定科学的能源管理制度,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分析。定期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重点部位和时间段,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例如,对于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合理设置照明时间和亮度;对于空调系统,可以通过优化控制策略,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此外,加强对能源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锅炉、制冷机、水泵等能源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注重室内环境质量维护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定期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如甲醛、苯、TVOC 等,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采用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如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在过渡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低机械通风能耗。同时,注重室内温湿度的调节,通过合理设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温湿度环境。此外,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和家具,减少室内污染物的释放。

结论:

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贯穿于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通过在规划设计阶段采用科学的场地规划、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在施工阶段推行绿色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资源管理和控制施工环境污染,在运营维护阶段建立智能化运营维护体系、加强能源管理和注重室内环境质量维护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目标。这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念的不断深化,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将不断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黄丽娜.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乡镇企业导报,2024,(19):246-248.

[2]王作言.基于节能理念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06):90-92.

作者简介:姓名:成运强,出生年月:1992.08 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