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于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

刘晶 颜槟 梁光荣

牙克石市第二小学 牙克石市第四小学

前言

一体化教学不是同质化,而是强调教材内容上的共通性,以及传递出教材之间的独特性,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既学到各个教材中的不同知识,又充分了解不同教材内容的差异性,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不同教材中的思政知识,能够在学习中形成兼收并蓄的思想,并且对中小学的思政知识加深理解和认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一、教材内容的一体化

中小学思政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应注重将教材内容的链接性体现出来,由此在课堂上结合中小学的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听讲中充分了解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一体化的教材内容加深理解,从而推动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一体化课程内容,这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讲解:小学思政内容中的“保护环境”时,教师将课程内容与中学思政教材中的“坚持树立正确价值观”联系起来,以此告诉学生无论在哪里都应注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不仅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观念,还通过深入挖掘中小学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将这些不同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梳理和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些思政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一定要重视由浅入深地讲解不同的思政知识,既做到层层递进地讲解课程,又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接受更多正确的思政,以及学到更多的政治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推动更好地发展和学习。

二、落实一体化课程目标

一体化教学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时,应积极落实一体化课程目标,以此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作为教学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教师积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展现一体化教材内容,这不仅快速呈现整合的课程内容,还可以增强一体化教材的直观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非常主动思考、学习不同教材的重难点,这样一来,既轻松实现一体化教学目标,又提高推动学生在一体化教学中提升思政素养。

例如:讲解“法律的意义”时,教师将课程内容与“透过现象看本质”联系起来,由此讲解在新闻中看到的违法事件,我们可以从事件的本质了解到违法行为应接受法律的制裁,并承担相应的后果,使学生在听讲将一体化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在深入思考中学生深入理解一体化课程蕴含的法律知识,同时学生掌握一体化教材渗透的正确思想和规范的行为举止,进一步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约束力和自控力,以及实现一体化课程目标,这说明开展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三、一体化教学中加强沟通

落实一体化教学策略时,不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应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果不注重这一点,很难推动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讲解一体化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教材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提问,通过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举手抢答,教师对于答错的学生予以纠正,并告诉学生如何结合一体化教学内容思考出答案,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正确的解答思路,同时师生在一问一答中加强沟通和互动,在互动的氛围下,学生更加主动思考、学习一体化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讲解“劳动的意义”时,教师将课程内容与中学思政教材中“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的内容融合起来,通过整合这些课程内容进行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不同教材中的思政知识点,学生既做到勤于思考,又主动与教师交流答案,在师生沟通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融合的思政内容,以此提高推动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四、一体化教学中以学生为本

新课改背景下,思政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而树立起一体化教学思想,将这一教学思想落实到教学中,由此在授课时,教师非常重视整合中小学思政内容,在整合教学资源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鼓励学生说出一体化教学中的知识点,这不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体现出在一体化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本,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一体化教学中整理知识,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了解不同教材蕴含不同的思政知识,同时学生懂得结合一体化教材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以此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这不仅提高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能力,还说明教师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总结

总之,在开展中小学一体化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落实一体化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在形成一体化教学时,重视以学生为本,这样一来,能够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一体化教学内容,从而推动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一体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小娟 . 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衔接研究 [D]. 江南大学 , 2024.

[2] 曹秋霖 . 中小学思政课诚信教育一体化教学研究 [D]. 四川师范大学 , 2024.

本成果系内蒙古自治区2024 年度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2024NGHXX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