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下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分析

作者

范垭娴

西南官渡实验学校

引言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的重要支撑。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思维的现象。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忽视了计算过程中对学生运算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算法步骤,缺乏对算理的深入理解。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实现知识、技能与思维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 ( 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 )、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第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第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2 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 大多数课堂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 整体的课堂形式仍旧是讲授法 , 即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做习题等方式传授知识 , 至多使用PTT 等课件辅助教学。这种方式是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的 , 整体的课堂参与度也不会太高 , 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初中的教材目录也可以看出, 从七年级至九年级的数学课程中, 内容会逐渐变得抽象,整体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 如果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 教师的讲授效果会不断降低 , 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 , 知识的学习越来越依赖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但目前许多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际应用 , 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动力不足 . 比如在学习函数、方程和几何知识时 , 学生常常会陷入枯燥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当中。缺乏生动的实际案例和互动环节 , 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害怕”心理 , 甚至认为数学仅仅是一个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因此 , 如果缺乏具有创新性且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 学生便难以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3 核心素养下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3.1 重视基础教学,初步培养计算意识

数学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为此,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数学图形,感知并辨析容易混淆的数学符号。这样,可使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及定理,并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到数学计算的重要性,形成数学计算意识,为系统理解算理、深入掌握算法、精准而高效计算打下坚实基础。依据新课标要求优化计算教学流程。数学课堂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实现“定向、定标、定量”,以教师的少“教”突出学生的多“学”。为此,教师要突出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础计算知识、基本运算法则。同时,要积极优化计算教学流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计算上体现规范性、敏捷性与准确性,获得计算能力的逐步提升。在课前,教师可开展热身训练,以趣味性问题来唤醒学生的计算热情,训练学生计算的敏捷性。在课堂上,可利用习题检测引导学生找出计算过程中存在的细节性错误,并及时订正错题,逐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课后,可以课时、单元内容为依据,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知识,或定期组织计算比赛,使学生逐步规范计算书写格式。

3.2 科学设计问题,确保问题具有启发性、引导性

教师设计问题的科学性会显著影响问题导向下的计算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前综合分析教学重难点,明晰学生在计算课堂上需要重点探究的内容,然后据此设计问题,确保问题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能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整式的乘法”一节时,可以根据这一节的教学重难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来设计问题。由于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计算题开始探究整式乘法的特点,再利用一系列有关联的问题带领学生整体探究这三种类型算式的运算法则。

3.3 加强计算实践和应用

开展数学竞赛和活动。通过数学竞赛、计算挑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设计富有创意的竞赛题目。竞赛题目应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题目,如“家庭消费计算”、“旅行预算规划”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计算知识。举办多样化的数学活动。除了传统的数学竞赛,还可以组织数学讲座、数学故事会、数学游戏等,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在竞赛和活动中,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定期举办校内外的数学竞赛。通过校内选拔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数学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在学校内设立专门的数学角,展示优秀学生的作品和竞赛成绩,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注重竞赛后的总结和反思。竞赛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找到提升计算能力的途径。

结语

在初中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运算规律的探究过程,加强算理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只有将知识、技能与思维的培养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袁芳 .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4(18):54-56.

[2] 张至炫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4(18):99-101.

[3] 卢小英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