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张洪
广汉市三星堆第一学校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初中英语教学的契合性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基于对单元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规律的整体分析,构建 “主题引领 — 目标整合 — 活动联动 — 评价贯穿” 的教学体系。其核心在于突破单课时知识点的局限,强调单元内各课时的关联性、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及语言学习的情境化,使学生在完整的认知过程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与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这种理念与初中英语教学的需求高度契合:一方面,初中英语教材多以话题为单元组织内容(如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等主题),单元内包含听力、阅读、语法、写作等模块,天然具备整体整合的基础;另一方面,新课标对初中英语的要求已从 “知识传授” 转向 “素养培育”,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语言技能,更要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单元整体教学通过主题的深度挖掘和任务的系统设计,恰好能为素养培养提供载体。例如,人教版 Go for it! 教材中“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单元,传统教学可能逐课讲解 “污染类型”“环保措施” 等词汇和句型,而单元整体教学则围绕 “如何为社区环保提出建议” 的核心任务,将听力(获取环保问题)、阅读(分析解决方案)、写作(撰写倡议书)等模块串联,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掌握语言知识,同时形成环保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语言学习与素养发展的统一。
二、主题统领与目标分层的教学内容整合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基于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整合,避免知识点的孤立呈现。具体而言,需从三个层面推进:一是提炼单元核心主题,挖掘教材单元的深层意义。初中英语教材单元主题往往具有开放性,如“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不仅是介绍节日习俗,更隐含 “文化多样性”“跨文化理解” 等深层内涵,教师需将核心主题确定为 “通过节日了解不同文化,学会尊重与包容”,使教学目标超越语言知识,指向文化意识的培养。二是分解分层教学目标,将单元总目标细化为课时子目标,确保各课时既独立又关联。以 “School Life” 单元为例,总目标设定为 “能用英语描述校园生活并比较中外校园差异”,则课时目标可分层为:第一课时 “掌握校园设施词汇,听懂校园活动对话”(基础目标);第二课时 “阅读中外校园生活短文,提取关键信息”(能力目标);第三课时 “对比分析短文差异,用英语表达个人观点”(思维与文化目标),形成 “基础 — 能力 — 素养” 的递进链条。三是重组教学素材,打破教材模块界限,补充或调整内容以服务主题。
三、情境贯穿与任务链驱动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依赖于贯穿始终的情境和层层递进的任务链,使学生在 “用语言做事情” 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创设真实连贯的教学情境,为语言运用提供平台。情境需贴近学生生活且贯穿单元始终,如 “Volunteering” 单元可创设 “学校志愿者招募” 情境,从第一课时 “填写报名表”(词汇:volunteer, activity),到第二课时 “面试模拟”(句型:I can..., I want to...),再到第三课时 “分享志愿经历”(语篇:短文写作),情境的连贯性使学生感觉 “在真实场景中学习”,而非单纯的语言训练。二是设计阶梯式任务链,使任务难度和复杂度逐步提升。任务链需遵循 “感知 — 实践 — 创造” 的认知规律,以 “Travel” 单元为例,基础任务为 “识别地图中的地点词汇,听懂旅行计划对话”(感知);进阶任务为 “小组合作规划周末旅行路线,用英语说明理由”(实践);创新任务为 “为外国游客设计‘家乡一日游方案,制作英文宣传册”(创造)。这种任务链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低阶任务时积累语言素材,在高阶任务中实现综合运用,同时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三是整合多模态教学资源,丰富情境的呈现形式。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校园环境等资源,将抽象主题具象化,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学生主体与多元互动的深度学习引导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互动促进深度学习,避免被动接受式学习。具体可从三个维度实施:一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协作中建构知识。例如,在“Science and Inventions”单元,围绕 “最影响生活的发明” 主题,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项发明(如 “互联网”“疫苗”),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能力)、整理信息(思维能力)、制作 PPT 汇报(口语表达)的过程,共同完成 “发明影响力分析” 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英语交流,还需倾听不同观点、协调分工,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二是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关联的迁移运用,将单元所学延伸到真实生活。如 “Shopping” 单元学习后,组织 “校园跳蚤市场” 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讨价还价、介绍商品,将 “价格询问”“喜好表达” 等句型自然运用于实践;“Jobs” 单元后,鼓励学生采访父母的职业,用英语撰写短文,使语言学习从课本走向生活,实现 “学以致用”。三是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认知。在单元结束前,引导学生以核心主题为中心,用思维导图梳理单元词汇、句型、语篇结构及文化观点,如 “Food Cul-ture” 单元的思维导图可包含 “中西方饮食差异”“餐桌礼仪”“健康饮食建议” 等分支,使零散知识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通过这些策略,学生从 “被动听讲” 转变为 “主动参与”,在互动与实践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总结
单元整体教学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系统化、素养导向的改革路径,其核心在于以主题为统领,通过内容整合、任务驱动、互动探究和多元评价,打破传统教学的碎片化局限,使语言学习成为有意义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深入挖掘单元主题的深层价值,设计连贯的情境与任务链,引导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掌握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文化意识,最终实现从 “学会英语” 到 “会用英语” 的转变。随着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强调,单元整体教学将成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王笃勤.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