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探索
袁蓓蕾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
小学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都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并且所呈现的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项目式教学能够以真实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借助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此可以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知识的深度融合。因此,开展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融合之下的项目式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效果,为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之间的融合,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借助美术创作的形式,能够将科学发现进行艺术方式的表达,从而在深度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艺术表现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
单一性学科教学活动的重复开展,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与乏味,而融合项目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可以将美术学科的趣味性与科学学科的探索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打造出新颖、生动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现代社会往往需要一批具备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小学阶段所开展的美术与科学融合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在未来步入社会中更加适应社会变化节奏。
二、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实践
(一)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选择需要深度结合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内容的关联点,并依据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确定可操作性、探究性与趣味性的项目主题。
例如,在“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主题确定之下,其与美术课程《美术档案袋》理念相契合,可以将学生所呈现的项目成果纳入档案袋,进而记录成长。
首先,从科学学科角度来看,项目涉及到生态系统关键性知识,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食物链构成等,如此便可以合理性选择生态瓶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在瓶中构建出具有稳定性的小型生态系统。
其次,从美术学科角度而言,学生需要运用美术学科知识进行生态瓶外观设计和装饰。比如,可以选择相对适配的容器形状、颜色,并从中搭配一些彩色石子、贝壳等美观装饰材料,让生态瓶不单单成为一个科学实验装置,还可以成为一件富有艺术美感的装饰品。
当学生完成项目后,可以将生态瓶设计草图、制作过程照片、最终成品图片以及相关科学原理说明等资料整理纳入《美术档案袋》之中,如此可以展示学生在美术设计方面的独特创意和技能,也可以充分体现出对于科学知识的综合理解与应用理念。
(二)项目实施过程
1. 项目导入
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引入项目主题,进一步点燃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结合课程《闪闪的星星》框架,设计与开展“宇宙星空幻想画”项目,让学生可以从中更为深入地探究与探索宇宙之美。美术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段宇宙星空的视频,瞬间让学生被宇宙那神秘与美丽的情景所吸引,如此方可以激发学生对宇宙产生想象。而后,引导学生根据《闪闪的星星》里学到的星星造型、色彩搭配等知识,将脑海中关于奇幻宇宙的想法彻底呈现在画纸之上,在帮助学生深化对《闪闪的星星》内容理解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创作中进一步点燃探索科学世界的好奇心,细致感受宇宙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2. 知识探究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借助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环节,完成知识探究的基本目标,进一步了解与项目主题相关的美术与科学知识点。
例如,在组织与开展“动物的外衣与保护色”项目里,美术教师便可以深度结合课程《色彩的世界》内容。学生需要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明白动物保护色原理,理解动物为何要借体色与环境融合。而后,便可以具体观察沙漠中蜥蜴、森林里树蛙等具有此等特色的动物,挖掘其体色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性运用《色彩的世界》中学到的色彩知识,对颜色进行精准调配,从而运用画笔生动创作出动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此等方法不单单可以让学生明白保护色的科学价值,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色彩知识的运用能力。
3. 作品制作
学生需要按照既定设计方案,进行项目主题作品的制作。教师应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给予及时指导和辅助,鼓励学生从中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彻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例如,组织与开展“神奇的植物世界”项目学习活动之际,教师便可以适当引入课程《巧折巧剪》内容,学生除了运用彩泥、卡纸等材料制作立体植物模型,还可以充分结合《巧折巧剪》里学到的技巧,科学化选择彩纸通过折叠、裁剪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植物造型。而且,学生还可以运用绘画方式,直观展现出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枝繁叶茂的生长过程。此项目学习活动与课程《巧折巧剪》结合方式,可以让学生站在多个维度探索植物世界,切实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4. 展示评价
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将自己的项目主题作品进行展示,并完成自我与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含作品创意、表现力、科学性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而教师则应对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具体表现给予总结和点评,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指出学生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在后续学习道路上能够不断优化和完善。
总之,随着教育体质与理念的持续性改革,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教学融合下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必将在小学学科教育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佳竹 . 探讨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J]. 学苑教育 ,2023(01)
[2] 王祖玲 . 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探究小学美术的多学科融合路径 [J]. 教育界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