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李连雪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同心幼儿园 62765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游戏逐渐融入幼儿教育领域,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幼儿阶段是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数字化游戏以其直观、互动和趣味性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然而,如何科学应用数字化游戏,平衡技术使用与幼儿健康发展的关系,仍需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分析数字化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其优势与挑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参考,推动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数字化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数字化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与提升教学效果两方面,数字化游戏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语言、数学、科学等领域建立初步认知,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游戏中的协作任务和角色扮演能够增强幼儿的社交技能,如沟通、分享和团队合作,同时有助于情绪表达与管理。此外,数字化游戏提供沉浸式体验,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通过绘画、音乐或虚拟建构类游戏探索艺术与空间概念。教师可利用游戏数据实时评估幼儿发展水平,实现个性化教学。然而,需合理控制使用时间,确保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避免过度依赖技术,以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
二、数字化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数字化游戏应用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数字化游戏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增强教学互动性。教师可以利用智能白板或投影设备,设计适合全班参与的互动游戏,例如通过拖拽匹配、拼图或问答形式学习数学概念、汉字识别或自然科学知识。这类游戏能够将抽象知识具象化,例如通过动画演示植物生长过程,帮助幼儿直观理解生命科学。在语言活动中,语音识别游戏可以鼓励幼儿大胆发音,系统即时反馈能有效纠正发音错误。集体游戏还能培养规则意识,幼儿需轮流操作,学会等待与尊重他人。教师需注意游戏时长,避免幼儿长时间注视屏幕,建议单次使用不超过10 分钟,并结合实物操作或肢体活动,保持教学多样性。
(二)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探索游戏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时间,数字化游戏可作为学习角的补充资源。例如在益智区投放平板电脑,安装编程启蒙类游戏,幼儿通过指令模块控制角色移动,初步理解序列与因果关系。艺术区可配备绘画软件,幼儿用手指或触控笔创作数字作品,自由调整颜色与形状,激发艺术表达欲望。科学区可结合 AR 技术,扫描实物卡片呈现立体动物模型,幼儿通过旋转观察了解生物特征。此类游戏需强调自主性,教师仅提供简单引导,允许幼儿反复试错。同时应设定设备使用规则,如每日限时、合作共享等,避免争抢或沉迷。硬件选择上需适配幼儿操作能力,优先选用大图标、低复杂度界面,并配备防摔保护套。
(三)家园共育中的亲子互动游戏
数字化游戏能延伸至家庭场景,成为家园共育的纽带。教师可推荐教育类 APP,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亲子任务,例如协作完成电子绘本阅读,或通过生活模拟游戏学习时间管理。部分平台支持教师上传班级活动照片,家长通过游戏化界面查看幼儿在园表现,如“成长树”系统记录幼儿社交进步。节假日可设计家庭挑战,例如用运动手环记录亲子户外活动数据,回园后兑换集体奖励。此类应用需注重隐私保护,避免过度收集幼儿信息,同时提供家长指导手册,帮助其辨别优质教育游戏。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使用应区别于娱乐性游戏,建议固定时段且家长全程陪伴,确保游戏内容与幼儿园教学目标一致。
(四)特殊需求幼儿的个性化支持
针对发展迟缓或特殊需求幼儿,数字化游戏可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例如自闭症幼儿可通过情绪识别游戏,观察面部表情动画并模仿回应,逐步提升社交反应能力。语言障碍幼儿使用语音交互游戏,系统根据发音清晰度给予分级奖励,增强训练动机。多感官游戏设备如互动地板,能帮助肢体障碍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触发声光反馈,促进运动协调性。教师需与特教专家协作,定制游戏难度与反馈频率,避免幼儿因挫败感放弃。同时需平衡数字化干预与传统教具的使用,例如将虚拟任务与实物配对练习结合。此类应用的核心是适应性,技术手段应服务于个体发展目标,而非替代教师的人文关怀。
结束语
数字化游戏为幼儿园教学带来了创新与变革,其在激发学习动力、支持个性化发展和增强教学互动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技术的应用需始终以幼儿发展为核心,避免过度依赖或不当使用。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游戏内容设计,加强教师数字化素养培训,并探索更多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袁秋霞 . 幼儿园游戏教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综述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4,(20):70-72.
[2] 卜祥美 . 教育游戏融入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D]. 吉林师范大学 ,2023.
[3] 朱久琴 . 幼儿园师生互动游戏教学规范化发展策略 [J]. 中国标准化 ,2023,(08):241-243.
[4] 张丽萍 . 浅谈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幼儿园音乐中的巧妙运用 [J].安徽教育科研 ,2023,(1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