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人工智能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
陈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中学 832208
古诗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资源、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料等等,使得学生能够在古诗词诵读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情感美和艺术美。
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设诗词引入情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批判与创新思维能力,倡导“创中学”。因此在当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目的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古诗词了解和诵读的热情,引导学生能够在自主自愿中学习古诗词。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和支持之下,教师就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设古诗词诵读,引入情境,将将要所教学的古诗词内容以信息技术场景的方式呈现出来。
如在围绕着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崔颢的《黄鹤楼》这首古诗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借助 AI 人工智能助手在课上开展诵读活动,通过为学生播放范例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前对于《黄鹤楼》这首诗字里行间所描述的场景以及表达的思想进行理解和学习,同时感受作者想通过本首诗中的内容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前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在教室中安静下来,闭上眼睛细细感受本首诗所描绘出的场景,感受作者笔下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遗憾与哀婉的心情。在播放范读音频材料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接触两分钟的时间自由诵读,体会古诗词诵读过程中节奏的分割与把握,从而进行预习活动。借助该种形式进行古诗词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动力,让他们更愿意去了解古诗词中具体描述的场景与抒发的感情。
二、生成诗词学习资源,开展对比诵读活动
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古诗词诵读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提供辅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通过互联网搜集与古诗词教学相关的资料,而是更多借助 AI 人工智能助手进行课上的生成和搜集,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试着通过群文对比诵读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借此机会借助对比诵读的形式把握古诗词的感情。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 DeepSeek 人工智能助手生成与本首诗的思想感情和主旨一致的其他送别诗,其中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诗人的,然后教师从中选择几首面向学生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体会不同的送别诗所传递的思想感情的异同之处。虽然送别诗的中心,主旨是送别友人,亲人等等,但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可以借助软件提供的古诗词学习资源,开展课上的探究和讨论活动,谈一谈不同的送别诗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差异。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首诗虽然都出自送别诗,但是所传递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截然不同。
三、创设音频视频场景,激发学生诵读情感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和支持之下,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可以创设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古诗词中情感的传递,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针对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词五首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本课中接触到杜甫的经典作品——《春望》。杜甫是一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许多诗歌都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曾在诗作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曾经抒发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在诗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见一个诗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与其人生的经历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在朗读出优秀的作品之前就需要把握作者在撰写诗歌过程中的思想感情,以及其所经历的背景。如针对本课中所学习到的《春望》,杜甫在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杜甫在写出本句诗时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打造虚拟的视频场景,让学生看到满目凄凉的国破家亡之景,而诗人又满鬓霜华,郁郁不得志,自然就能够与诗人感同身受,在朗读的过程中将思想感情把握准确。
四、优化智能评价体系,开展针对性评价活动
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下初中语文的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教学评价的开展方面。教学评价环节是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过程做出有效反馈,同时也需要通过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更好定位之后的古诗词学习目标和方向。
如在针对八年级上册《古诗五首》这一课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设计教学评价体系,并针对学生的诵读活动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合理学生诵读的质量。本单元的诵读教学评价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评估学生对古诗诵读技巧(语音、节奏、情感等)的掌握程度;2)检测学生对古诗内容、意境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深度;3)促进学生诵读兴趣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手段,使之能够不断创新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并提供有效的渠道,以此激发学生的古诗词诵读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诵读的技巧。此外,教师还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丰富古诗词诵读教学评价体系,从多个层面入手帮助学生提升古诗词诵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燕 , 胡义姗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以“茶文化”主题为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