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陈一静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沥林镇埔心小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前语文教学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随着教学评一体化教育工作推进,教师通过建立科学评价反馈机制,优化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进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夯实学生学习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
(一)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理念确立的前提,是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 [1]。教师通过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理念,深度分析评价结果,有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帮助教师以学定教,科学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为生本课堂建立指明方向。
(二)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同时经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学校通过组织研究和培训活动,让教师有机会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理念落实,使得教师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积极性。面对不断进步的学生,教师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对于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教师积极给予关怀性评价,从而保障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自信心。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理念下,评价是核心环节,评价机制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教师从语文教学目标出发,明确长期和短期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保障评价机制服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核心素养。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慈母情深》一课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文章细节,把握其中渗透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落实读写结合教育理念设计和评价活动,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深化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作用。
(二)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情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教师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符合教材背景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教学活动参与程度,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内容的理解[2]。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过程中,在教室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童话世界。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文字和画面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效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为后继教学活动开展夯实基础。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落实分层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分层教育理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女娲补天》一课过程中,可以在班级组织学生开展“神话故事探究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化评价模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教师为学生布置拓展性任务,重视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同时,实现学生不断成长和进步。
(四)应用实践性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课后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作业通常是以抄写,背诵的方式呈现,这些作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基础知识内容,但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吸收,积极设计实践性课后作业,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实质性课后作业要突破传统作业的局限,增加生活性作业比重,培养其综合能力。实践性课后作业的评价也需要从多元化角度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落实评价工作内容,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吸收程度。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策略的落实,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需要先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评价系统,落实多样化教学措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极性,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世军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 2025(3).
[2] 王晓旭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研究[C]// 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 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