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概念下的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研究

作者

王爱萍

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项目化学习落实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强调学生在真实模拟情境中,通过完成项目任务从而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化学习落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核心概念下的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研究的意义

(一)项目化学习助力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项目化学习强调情境迁移和应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跨界思考,通过项目设计,实施评估等多方面措施,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内容,从不同角度解决相关问题[1]。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培养其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保障学生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项目化学习满足核心素养实际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具体实施项目过程中,要遵循问题,制定教学方案,融合教学实践方式,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科学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落实有着积极的意义,满足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

(三)核心素养指导项目化目标和评价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是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通过客观的指导学生学习,明确评价标准,保障项目化学习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让教师有机会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针对性优化教学措施。

二、核心概念下的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措施

(一)内容构建,了解基本学情

核心概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妥善集合,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教材知识内容,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2]。同时,教师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过程,应用合适的数据收集方式,提高其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师设计丰富的项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领域中。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统计表相关内容,同时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的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调查问卷,应用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培养其数学知识学习核心素养。

(二)情境教学,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从学生日常经验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情境,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材内容,让数学知识学习更加直观。教师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提出驱动型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内容。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主题,提出“如何展示图书角借阅次数?”问题,让学生以统计员的身份,明确统计任务,落实项目化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布置和生活情境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后续项目化教学落实奠定基础。

(三)任务建构,明确学习路径

项目化学习教学过程中,任务建构是明确学习路径的关键环节。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构建学习任务群的原则,需要秉承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建构学习任务群,保障任务的真实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思考,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明确相关学习路径。例如,教师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设计一个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卷尺、计步器等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并记录数据,给予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内容的机会,学生撰写报告,提出校园环境改善的建议,并通过 PPT 等形式进行展示。项目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明确学生学习路径,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学生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障教学质量,同时落实项目化学习内容。

结束语

核心概念下数学项目化学习落实,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学项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丰富项目化学习内容,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曾琳 , 张诺玲 , 梁婷 , 等 . 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的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以四年级下 " 奥运中的数学 " 为例 [J]. 理科爱好者 , 2024(5):226-229.

[2]刘盈,单世立.以项目化学习为驱动 构建小学数学学习社区—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 绘制校园平面图" 为例[J]. 辽宁教育,2023(21):33-35.